<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開頭的成語 (1324個)

    781

    通時達務

    成語拼音:
    tōng shí dá wù
    成語解釋:
    謂了解客觀形勢。
    成語出處:
    清·陳確《答沈朗思書》:“而通時達務之士,則又群相驚懼危恐,蓄縮而莫取出一言。”
    782

    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成語拼音:
    tiān shàng dì xià,wéi wǒ dú zūn
    成語解釋:
    惟:只有;尊:地位或輩分高。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當其新識驟得,踴躍狂喜,亦有天上地下,惟我獨尊之勢,皆智之為也。”
    783

    挺身而出

    成語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語解釋: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784

    唾手而得

    成語拼音:
    tuò shǒu ér dé
    成語解釋: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極容易得到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這房可唾手而得。”
    785

    貪生惡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è sǐ
    成語解釋:
    見“貪生畏死”。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786

    桃腮粉臉

    成語拼音:
    táo sāi fěn liǎn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面頰。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臉,描兩道細細春山。”
    787

    騰聲飛實

    成語拼音:
    téng shēng fēi shí
    成語解釋: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歲月飄忽,性靈不居,騰聲飛實,制作而已。”
    788

    胎死腹中

    成語拼音:
    tāi sǐ fù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件事情還在籌備階段就夭折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9章:“這支即將新生的部隊又將面臨滅頂之災而胎死腹中了。”
    789

    佻身飛鏃

    成語拼音:
    tiāo shēn fēi zú
    成語解釋:
    只身射箭殺敵。形容殺敵英勇,視死如歸。
    成語出處:
    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瓚誓命沈城,佻身飛鏃。”
    790

    替死鬼

    成語拼音:
    tì sǐ guǐ
    成語解釋:
    指代人受難或承擔罪責的人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他拉出李歪鼻就是要找個替死鬼。”
    791

    同聲共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成語解釋: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成語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聲共氣的也有,誰似我們兩個德性、才華,不爭分寸。”
    792

    同生共死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語解釋: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成語出處: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793

    太上皇

    成語拼音:
    tài shàng huáng
    成語解釋:
    皇帝之父。比喻實際上掌握權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縱別人進行活動的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突厥傳》:“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794

    通時合變

    成語拼音:
    tōng shí hé biàn
    成語解釋:
    同“通權達變”。
    成語出處:
    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795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成語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796

    通商惠工

    成語拼音: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成語解釋:
    通商:便利各地貨物交流;惠:給人以好處。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成語出處:
    《左傳·閔公二年》:“務材訓農,通商惠工。”
    797

    韜神晦跡

    成語拼音:
    tāo shén huì jì
    成語解釋:
    謂隱藏蹤跡。
    成語出處:
    《隋書·薛道衡傳》:“粵若高祖文皇帝,誕圣降靈則赤光照室,韜神晦跡則紫氣沖天。”
    798

    涕泗交流

    成語拼音:
    tì sì jiāo liú
    成語解釋:
    眼淚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元順傳》:“順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換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儀辭還邠州,復為上言邊事,至涕泗交流。”
    799

    摶沙嚼蠟

    成語拼音:
    tuán shā jiáo là
    成語解釋:
    比喻空虛而無味。
    成語出處:
    元·楊立齋《哨遍》:“世事摶沙嚼蠟,等閑榮辱休驚訝。”
    800

    挑三揀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語解釋: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成語出處:
    徐特立《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三揀四是多么不對!”
    * T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