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開頭的成語 (1324個)

    741

    通儒碩學

    成語拼音:
    tōng rú shuò xué
    成語解釋:
    猶言通儒達士。
    成語出處:
    《南史·賀瑒傳》:“通儒碩學,復見賀生。今且還城,尋當相屈。”又《儒林傳·顧越》:“弱冠游學都下,通儒碩學,必造門質疑,計論無倦。”
    742

    天壤王郎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wáng láng
    成語解釋:
    天壤:指天地之間,即人世間;王郎:指晉王凝之。天地間竟有這種人。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后比喻對丈夫不滿意。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743

    天壤懸隔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xuán gé
    成語解釋:
    比喻相差極遠或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南齊書·陸厥傳》:“一人之思,遲帶天懸;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744

    談若懸河

    成語拼音:
    tán ruò xuán hé
    成語解釋:
    猶言口若懸河。
    成語出處:
    《司勘集》:“加以談若懸河,識同藻鑒,車騎填門,履綦沓座,狎梵侶以玄深,結勝流而觴詠。”
    745

    突然襲擊

    成語拼音:
    tū rán xí jī
    成語解釋:
    原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現多比喻突然加于別人的行動使人感到意外而難應付。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這個突然襲擊使大林大感狼狽,面紅著。”
    746

    土壤細流

    成語拼音:
    tǔ rǎng xì liú
    成語解釋: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747

    痛入心脾

    成語拼音:
    tòng rù xīn pí
    成語解釋:
    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兒]餓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親看著,傷心慘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748

    天人相應

    成語拼音:
    tiān rén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
    成語出處:
    《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749

    同然一辭

    成語拼音:
    tóng rán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異口同聲。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成語出處:
    唐·韓愈《諱辯》:“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
    750

    條入葉貫

    成語拼音:
    tiáo rù yè guàn
    成語解釋:
    比喻深入精微,融會貫通。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薄葬》:“通人知士,雖博覽古今,窺涉百家,條入葉貫,不知審知。”
    751

    天壤之別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zhī bié
    成語解釋:
    天和地;一在極上;另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內篇 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752

    陶然自得

    成語拼音:
    táo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自己覺得快意。
    成語出處:
    宋·蘇軾《楊繪可知徐州》:“坐廢十年,陶然自得。”
    753

    恬然自得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恬然:安靜舒適的樣子;自得:自覺得意。形容心情安靜、舒適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野老清淡,恬然自得。”
    754

    泰然自得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指身體感到不尋常的舒適的滿足
    成語出處:
    755

    天壤之隔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zhī gé
    成語解釋:
    天上和地下的間隔,形容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藝能·刻碑》:“全與《磚塔銘》相似,王虛舟云必是敬客一手書,而刻手惡劣,較《磚塔銘》竟有天壤之隔。”
    756

    天壤之覺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zhī jué
    成語解釋:
    壤:地。天和地,一在極上,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757

    天人之際

    成語拼音:
    tiān rén zhī jì
    成語解釋:
    天道與人事相互之間的關系。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758

    天壤之判

    成語拼音:
    tiān rǎng zhī pàn
    成語解釋:
    壤:地。天和地,一在極上,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老張享受的是精神,真是天壤之判了。”
    759

    坦然自若

    成語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態度安詳,一如常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然自若。”?
    760

    恬然自足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zú
    成語解釋: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和靖能高臥孤山,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恬然自足,誠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 T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