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開頭的成語 (1324個)
-
581
偷懶耍滑
- 成語拼音:
- tōu lǎn shuǎ huá
- 成語解釋:
-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這種事誰也不再提平常他們最看重的工分問題,更沒有人偷懶耍滑。”
-
582
討流溯源
- 成語拼音:
- tǎo liú sù yuán
- 成語解釋:
- 謂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余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流溯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
-
583
徒勞往返
- 成語拼音:
- tú láo wǎng fǎn
- 成語解釋:
- 來來回回白跑。徒勞:白費力氣。
- 成語出處: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若遣京軍遠涉邊境,道路疲勞,未必可用,而沿途騷擾,害亦不細,倘至彼而虜已退,則徒勞往返耳。”
-
584
貪婪無厭
- 成語拼音:
- tān lán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同“貪得無厭”。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梁工說》:“治其訣,更增益劑量,其貪婪無厭。”
-
585
貪濫無厭
- 成語拼音:
- tān làn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厭:滿足。亂貪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
-
586
貪婪無饜
- 成語拼音:
- tān lán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貪婪:貪得無厭;饜: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28年》:“貪婪無饜,忿類無期。”
-
587
徒勞無益
- 成語拼音:
- tú láo wú yì
- 成語解釋:
- 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 成語出處:
- 宋 袁燮《伐武岡林守進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論;而過于高者,徒勞無益。”
-
588
貪利忘義
- 成語拼音:
- tān lì wàng yì
- 成語解釋:
- 貪求財利,忘卻道義。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間良人家女兒,在姜秀才家為妾,大娘不容。后來連秀才貪利忘義,竟把來賣與這鄭媽媽家了。”
-
589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成語解釋:
-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590
同類相從
- 成語拼音:
- tóng lèi xiāng cóng
- 成語解釋:
-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
591
跳梁小丑
- 成語拼音:
-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 成語解釋:
- 跳梁:即“跳踉”;跳來跳去;形容搗亂的樣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
-
592
檀郎謝女
- 成語拼音:
- tán láng xiè nǚ
- 成語解釋:
- 檀郎:晉代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謝女:晉代謝道蘊,聰慧過人,代指才女。指才貌雙全的夫婦或情侶。
- 成語出處:
- 唐·李賀《牡丹種曲》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
593
同類相求
- 成語拼音:
- tóng lèi xiāng qiú
- 成語解釋:
-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聚合。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云從龍,風從虎。”
-
594
同力協契
- 成語拼音:
- tóng lì xié q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同心協力。
- 成語出處:
- 《南史·宋紀·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蜂起。”
-
595
同利相死
- 成語拼音:
- tóng lì xiāng sǐ
- 成語解釋:
- 謂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同利相死,同情相成。”
-
596
捅婁子
- 成語拼音:
- tǒng lóu zǐ
- 成語解釋:
- 指闖禍
- 成語出處:
-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現在你又捅出個婁子,還想煽動人心,瓦解部隊。”
-
597
桃李爭輝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ēng huī
- 成語解釋:
- 桃花與李花競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勝收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花也則為你不與那繁花爭媚,花也則為你不同他桃李爭輝。”
-
598
屠龍之技
- 成語拼音:
- tú lóng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莊子 列御寇》:“朱評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
599
桃李之教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ī jiào
- 成語解釋:
- 指老師的教誨。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牡丹亭·延師》:“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
600
屠龍之伎
- 成語拼音:
- tú lóng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有很高造詣卻不切實用的技能。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何十賦》:“屠龍之伎,非曰不偉。時無所用,莫若履豨。”
* T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