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開頭的成語 (1324個)

    541

    天理不容

    成語拼音:
    tiān lǐ bù róng
    成語解釋:
    天理:天道;容:容忍、寬容。舊指做事殘忍,滅絕人性,為天理所不容。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得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542

    螳螂捕蛇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bǔ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只要方法得當,敢于斗爭,以弱制強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螳螂捕蛇》:“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543

    桃李遍天下

    成語拼音: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成語出處:
    明·焦竑《玉堂叢語·薦舉》:“愛樂賢士大夫,與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薦,以是桃李遍天下。”
    544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晉 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545

    桃李春風

    成語拼音:
    táo lǐ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546

    桃李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chéng qī
    成語解釋: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語。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南鄉子》詞:“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
    547

    天老地荒

    成語拼音:
    tiān lǎo dì huāng
    成語解釋:
    見“天荒地老”。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棲真》:“天老地荒,此情無盡窮。”
    548

    特立獨行

    成語拼音:
    tè lì dú xíng
    成語解釋:
    特:獨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
    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549

    螳螂奮臂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fèn bì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
    550

    泰來否極

    成語拼音:
    tai lái fǒu jí
    成語解釋: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壞卦。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好事來到是由于壞事已至終極,壞事變為好事。亦作“否去泰來”、“否極泰至”、“泰來否往”、“否極泰來”。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遣懷》詩:“樂往轉化,泰來猶否極。”
    551

    談論風生

    成語拼音:
    tán lùn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言談議論活躍,有風趣。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生素豪,談論風生,孝兒亦倜儻。”
    552

    天良發現

    成語拼音:
    tiān liáng fā xiàn
    成語解釋:
    天良:人生來的良知。指人的良心又重新恢復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他若昧了良心,自然要笑;設或天良發現,自然要哭了。”
    553

    螳螂黃雀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huáng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略語。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懸賞,殺人身被官拿,試看螳螂黃雀,勸君得意休夸。”
    554

    同流合污

    成語拼音:
    tóng liú hé wū
    成語解釋:
    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流:流俗。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555

    貪吏猾胥

    成語拼音:
    tān lì huá xū
    成語解釋:
    猾胥:狡詐的小官吏。貪財狡詐的小官吏
    成語出處:
    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札子》:“先帝本意使民產率出錢專力于農,雖有貪吏猾胥,無所施其虐。”
    556

    探驪獲珠

    成語拼音:
    tàn lí huò zhū
    成語解釋:
    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值千金的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鍵
    成語出處:
    《古今詩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
    557

    通力合作

    成語拼音:
    tōng lì hé zuò
    成語解釋: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聯合。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盍徹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
    558

    嘆老嗟卑

    成語拼音:
    tàn lǎo jiē bēi
    成語解釋:
    感嘆年已老大而猶未顯達。
    成語出處:
    宋·陸游《歲莫》詩:“小筑幽棲與拙宜,讀書寫字伴兒嬉,已無嘆老嗟卑意,卻喜分冬守歲時。”
    559

    涕淚交垂

    成語拼音:
    tì lèi jiāo chuí
    成語解釋: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形容極度悲哀。
    成語出處: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560

    屯糧積草

    成語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成語解釋:
    儲存糧食和草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
    * T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