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開頭 (1311個)
-
741
美人計
- 成語拼音:
- měi rén jì
- 成語解釋:
- 三十六計之一,用美人引誘人上當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6回:“這些美人計,如何有用!”
-
742
邈如曠世
- 成語拼音:
- miǎo rú kuàng shì
- 成語解釋:
- 仿佛隔了久遠的年代
- 成語出處:
- 清 馮桂芬《致李伯相書》:“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員四散,軍興多故,遂邈如曠世,知之者絕少。”
-
743
彌日累夜
- 成語拼音:
- mí rì lèi yè
- 成語解釋:
- 連日連夜,夜以繼日。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遂留共語,彌日累夜。”
-
744
面如凝脂
- 成語拼音:
- miàn rú níng zhī
- 成語解釋:
- 凝脂:凝結的脂肪。比喻臉色潔白柔滑。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
745
穆如清風
- 成語拼音:
- mù rú qīng fēng
- 成語解釋:
- 指和美如清風化養萬物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
746
磨揉遷革
- 成語拼音:
- mó róu qiān gé
- 成語解釋:
- 遷革:變化。通過磨練引導使人的思想發生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吉州學記》:“予聞教學之法本于人性,磨揉遷革使趨于善。”
-
747
茫然若失
- 成語拼音:
- máng rán ruò shī
- 成語解釋:
- 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間曰:‘命之矣。’集注:‘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
748
茫然失措
- 成語拼音:
- máng rán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心中迷惑,不知怎么辦才好
- 成語出處:
- 《宋史·夏國傳》:“種諤在綏德節制諸軍,聞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書召燕達,戰怖不能下筆。”
-
749
靡然順風
- 成語拼音:
- mí rán shùn fēng
- 成語解釋:
- 望風順從。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廣州督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幅員萬里,馴致九譯,詔書下日,靡然順風。”
-
750
面若死灰
- 成語拼音:
- miàn ruò sǐ hu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因心情極度沮喪或驚恐而臉色灰暗。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修務訓》:“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霉墨,涕液交集。”
-
751
盲人說象
- 成語拼音:
-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成語出處: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752
木人石心
- 成語拼音:
- mù rén shí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 成語出處:
- 《晉書 隱逸傳 夏統》:“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
-
753
默然無聲
- 成語拼音:
- mò rán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默:靜默。不聲不響,一句話也不說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無聲。”
-
754
默然無語
- 成語拼音:
- mò rán wú yǔ
- 成語解釋:
- 默:靜默。不聲不響,一句話也不說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2回:“魯肅吃了一驚,默然無語。”
-
755
冥然兀坐
- 成語拼音:
- míng rán wù zuò
- 成語解釋:
- 冥然:沉寂的樣子;兀坐:端坐。靜靜地獨自端坐著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
756
懵然無知
- 成語拼音:
- měng rán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懵:無知的樣子。一無所知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除讀書屬文外,其它懵然無知。”
-
757
美人香草
- 成語拼音:
- měi rén xiāng cǎo
- 成語解釋: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成語出處:
-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
758
靡然向風
- 成語拼音:
- mí rán xiàng fēng
- 成語解釋:
- 亦作“靡然鄉風”。亦作“靡然鄉風”。謂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 成語出處:
- 《晉書·儒林傳序》:“故縉紳之士靡然向風,余芳遺烈,煥乎可紀者也。”
-
759
命若懸絲
- 成語拼音:
- mìng ruò xuán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命垂危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6回:“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
-
760
目若懸珠
- 成語拼音:
- mù ruò xuán zhū
- 成語解釋:
- 眼睛象一對懸掛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 成語出處:
- 《漢書 東方朔傳》:“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
* M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