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開頭的成語 (1311個)

    761

    謀如涌泉

    成語拼音:
    móu rú yǒng quán
    成語解釋:
    謀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樣多。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乃招集豪杰,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勢如轉規。”
    762

    渺然一身

    成語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語解釋:
    渺然:微小的樣子。孤孤單單一個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石應之》:“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與天地并立者,豈周旋上下委曲彌縫之所能辦哉!”
    763

    沐仁浴義

    成語拼音:
    mù rén yù yì
    成語解釋:
    謂受仁義的熏陶。
    成語出處:
    清·吳定《示諸生書》:“自《宋史》創立道學之徒,以尊濂、洛、關、閩諸賢,一時從其游者,罔非沐仁浴義,暗然為心性之謀,何其盛也。”
    764

    沐日浴月

    成語拼音:
    mù rì yù yuè
    成語解釋:
    謂受日月光華的潤澤。傳說禹登南岳,獲金簡玉字之書,有文曰:“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
    成語出處:
    傳說禹登南岳,獲金簡玉字之書,有文曰:“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氣盡豁,脫履人間,天高地闊。”
    765

    末如之何

    成語拼音:
    mò rú zhī hé
    成語解釋:
    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塞難》:“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766

    茫然自失

    成語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寢,以至骨立。”
    767

    芒然自失

    成語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說劍》:“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
    768

    明如指掌

    成語拼音:
    míng rú zhǐ zhǎng
    成語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象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成語出處:
    清·馮鎮巒《讀雜說》:“予于《聊齋》,鉤清段明,明如指掌。”
    769

    明升暗降

    成語拼音: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成語解釋:
    指表面上升官,而實際上被削去權力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個都老爺,也抵不上兩個監督、一個織造的好:這叫做‘明升暗降’。”
    770

    漫天遍地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biàn dì
    成語解釋:
    滿山遍野,形容眾多而密集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771

    名實不副

    成語拼音:
    míng shí bù fù
    成語解釋:
    名:名稱;副:相稱,相符合。名聲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上》:“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名實不副。”
    772

    明賞不費

    成語拼音:
    míng shǎng bù fèi
    成語解釋:
    賞賜得當,就不浪費財物。
    成語出處:
    《商君書·賞刑》:“善因天下之貨,以賞天下之人。故曰:‘明賞不費。’”
    773

    面是背非

    成語拼音:
    miàn shì bèi fēi
    成語解釋:
    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茍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774

    謾上不謾下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欺騙。欺騙上級,對下級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宋·江萬里《宣政雜錄·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謾上不謾下’,通衢用以為戲云。”
    775

    憫時病俗

    成語拼音:
    mǐn shí bìng sú
    成語解釋:
    指憂慮時俗
    成語出處:
    宋 曾鞏《答李訟書》:“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776

    靡所不為

    成語拼音:
    mǐ suǒ bù wéi
    成語解釋:
    靡:無,沒有;為:做。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8回:“男好女猶可言也,女好男,遂至無恥喪心,滅倫敗紀,靡所不為,如武后、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777

    沒世不忘

    成語拼音:
    mò shì bù wàng
    成語解釋:
    一輩子也忘不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所以沒世不忘也。”
    778

    沒身不忘

    成語拼音:
    mò shēn bù wàng
    成語解釋:
    沒身:終身。一輩子不能忘記
    成語出處:
    宋·陳亮《眾祭孫沖季文》:“失聲而號,痛裂肺腸。何以尉子?沒身不忘。”
    779

    悶聲不響

    成語拼音:
    mēn shēng bù xiǎng
    成語解釋:
    不言不語,一聲不響
    成語出處:
    梁實秋《吸煙》:“我沒有選擇黃道吉日,也沒有諏訪室人,悶聲不響的把剩余的紙煙一古腦兒丟在垃圾堆里。”
    780

    沒世不渝

    成語拼音:
    méi shì bù yú
    成語解釋:
    終身不變。
    成語出處:
    郭沫若《歷史人物·魯迅與王國維》:“一直到魯迅的病歿,蔡元培是盡了沒世不渝的友誼的。”
    * M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