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開頭的成語 (590個)

    581

    楛耘失歲

    成語拼音:
    kǔ yún shī suì
    成語解釋:
    楛:粗惡;耘:除草;歲: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的收成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天論》:“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582

    拏云握霧

    成語拼音:
    kāi yún wò wù
    成語解釋:
    比喻對人施展手段。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姓李名做師師……兩只手,偏會拏云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583

    咳珠唾玉

    成語拼音:
    ké zhū tuò yù
    成語解釋:
    比喻為文措辭優美。
    成語出處:
    林學衡《新猛近稍習詞章》詩:“儷白妃青從檢點,咳珠唾玉定紛綸。”
    584

    曠若發矇

    成語拼音: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語解釋:
    曠: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朗。比喻人竅,明達起來
    成語出處:
    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矇。”
    585

    曠若發蒙

    成語拼音: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語解釋:
    曠:空曠;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腦忽然竅,明達起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蒙。”
    586

    箕踞

    成語拼音:
    kē tóu jī jù
    成語解釋:
    :不戴帽子;箕踞:兩腿分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適的隱居生活。
    成語出處:
    唐 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科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587

    箕裾

    成語拼音:
    kē tóu jī jù
    成語解釋:
    :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兩腿分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禮法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玉合記·入道》:“這搭兒瀑布飛流,青松夾道,將蒲團打坐一回,正是科箕裾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588

    臺鑼鼓

    成語拼音:
    kāi tái luó gǔ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的部分。也比喻一個事件的
    成語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我的粗枝大葉的東西,就當作一番臺鑼鼓好了。”
    589

    傀儡登場

    成語拼音:
    kuǐ lěi dēng chǎng
    成語解釋:
    傀儡:木偶戲中的木人。比喻受人操縱的人上臺執政
    成語出處:
    毛澤東《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親日派大資產階級早日徹底投降日本,準備傀儡登場。”
    590

    宗明義

    成語拼音:
    kāi zōng míng yì
    成語解釋:
    :闡述;宗:主旨;明:說明;義:意思。本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它說明全書的主旨;后用來表示說話寫文章一就說明主要意思。
    成語出處:
    《孝經 宗明義章》宋 邢昺題解:“,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張一經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宗明義章也。”
    * K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