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開頭的成語 (1665個)

    401

    花甲之年

    成語拼音:
    huā jiǎ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也叫做一個甲子;花甲;指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成語出處: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對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402

    畫疆自守

    成語拼音:
    huà jiāng zì shǒu
    成語解釋:
    疆:境界,邊界。按照已確定下來的區域駐守。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成語出處:
    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在統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畫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約,以企統一之成。”
    403

    黃金鑄象

    成語拼音: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成語解釋:
    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成語出處:
    《國語·越語下》:“遂乘輕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404

    后進之秀

    成語拼音:
    hòu jìn zhī xiù
    成語解釋:
    猶言后起之秀。
    成語出處:
    《宋書·張暢傳》:“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后進之秀。”
    405

    鴻漸之儀

    成語拼音:
    hóng jiàn zhī yí
    成語解釋:
    對人風采才能的贊詞。
    成語出處:
    《周易 漸》:“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406

    鴻漸之翼

    成語拼音:
    hóng jiàn zhī yì
    成語解釋:
    鴻鵠憑借羽翼而高飛遠行,因以“鴻漸之翼”比喻大才;高才。
    成語出處:
    《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公孫弘、卜式、兒寬皆以困于燕爵,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顏師古注引李奇曰:“漸,進也,鴻一舉而進千里者,羽翼之材也。弘等皆以大材初為俗所薄,若燕爵不知鴻志也。”
    407

    惶恐不安

    成語拼音:
    huáng k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
    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得不得安寧。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408

    橫科暴斂

    成語拼音:
    héng kē bào liǎn
    成語解釋:
    同“橫征暴賦”。
    成語出處:
    《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僉議司官不肯供報民戶版籍,州縣疆界,本國橫科暴斂,民少官多,刑罰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實難撫治。”
    409

    虎口拔須

    成語拼音:
    hǔ kǒu bá xū
    成語解釋:
    從老虎嘴邊拔胡須。比喻冒極大的風險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專門拉纖的掮客,壯著膽子來找偵緝隊長,想從虎口拔毛。”
    410

    紅口白牙

    成語拼音:
    hóng kǒu bái yá
    成語解釋: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話確實說過
    成語出處: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56回:“紅口白牙,吃了東西,要甜的不敢給咸的,要辣的不敢給酸的,吃完了不給錢?”
    411

    虎口殘生

    成語拼音:
    hǔ kǒu cán shēng
    成語解釋:
    老虎嘴里幸存下來的生命。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得生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六回:“煩你們拜上小姐,說我鐵中玉虎口殘生,多蒙垂救,高誼已足千古。”
    412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成語拼音: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
    成語解釋: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成語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413

    糊口度日

    成語拼音:
    hú kǒu dù rì
    成語解釋: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過日子。勉強維持生活,打發日子。
    成語出處:
    《五代史評話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糊口度日,為之奈何?”
    414

    虎口奪食

    成語拼音:
    hǔ kǒu duó shí
    成語解釋:
    從老虎嘴里搶奪食物。比喻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
    成語出處:
    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只要國內出產,全國人民不吃,虎口奪食也要給你弄來。”
    415

    海枯見底

    成語拼音:
    hǎi kū jiàn dǐ
    成語解釋: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成語出處: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416

    虎窟狼窩

    成語拼音:
    hǔ kū láng wō
    成語解釋:
    窟:洞穴。比喻極其危險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不是宋江來和這人廝見,有分教,江州城里,翻為虎窟狼窩。”
    417

    韓康賣藥

    成語拼音:
    hán kāng mài yào
    成語解釋:
    隱士逃名避世。指賣藥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韓康傳》:“韓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
    418

    黃口孺子

    成語拼音:
    huáng kǒu rú zǐ
    成語解釋: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419

    餬口四方

    成語拼音:
    hú kǒu sì fāng
    成語解釋:
    餬:通“糊”;餬口:寄食。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420

    海闊天高

    成語拼音:
    hǎi kuò tiān gāo
    成語解釋: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成語出處: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 H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