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開頭 (1579個)
-
681
歌臺舞榭
- 成語拼音:
- gē tái wǔ xiè
- 成語解釋:
- 榭:建筑在高臺上的房屋。演奏樂曲、表演歌舞的場所。
- 成語出處:
- 唐·呂令問《云中古城賦》:“歌臺舞榭,月殿云堂。”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682
高談雄辯
- 成語拼音:
- gāo tán xióng biàn
- 成語解釋:
- 大發議論,長于說理。形容能言善辯。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飲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
683
高談虛辭
- 成語拼音:
- gāo tán xū cí
- 成語解釋:
- 高:高超;虛:空。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宋·張方平《論國計》:“故貨食者,人事之確論,非高談虛辭之可致也。”
-
684
高談虛論
- 成語拼音:
- gāo tán xū lùn
- 成語解釋:
- 高妙空洞、不切空際的議論。
- 成語出處:
- 《六韜·上賢》:“不圖大事,貪利而動,以高談虛論,說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
685
甘棠遺愛
- 成語拼音:
- gān táng yí ài
- 成語解釋:
- 甘棠:木名,即棠梨;遺:留;愛:恩惠恩澤。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答衢州徐使君》詩:“聞道天臺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
686
高談雅步
- 成語拼音:
- gāo tán yǎ bù
- 成語解釋:
- 高:高超;雅:美好。指言談高妙,舉止文雅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百年歌》:“光車駿馬游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
-
687
革圖易慮
- 成語拼音:
- gé tú yì lǜ
- 成語解釋:
- 改變計謀策略。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譚傳》:“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將軍匍匐悲號于將軍股掌之上。”
-
688
改途易轍
- 成語拼音:
- gǎi tú yì zhé
- 成語解釋:
- 改變行車軌道,另走一條路。比喻改變方向、目標或做法。同“改轍易途”。
- 成語出處:
- 清 朱之瑜《端亭記》:“勉吾子改途易轍而合同乎世俗,則告朋友不信,將如何而可?”
-
689
狗腿子
- 成語拼音:
- gǒu tuǐ zǐ
- 成語解釋:
- 走狗,為惡勢力效勞幫兇的人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殺的所謂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窮人。”
-
690
甘棠之愛
- 成語拼音:
- gān táng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對官吏的愛戴。
- 成語出處:
- 《詩經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
691
甘棠之惠
- 成語拼音:
- gān táng zhī huì
- 成語解釋:
- 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對官吏的愛戴。同“甘棠之愛”。
- 成語出處:
- 漢 楊雄《甘泉賦》:“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
-
692
過庭之訓
- 成語拼音:
- guò tíng zhī xùn
- 成語解釋:
- 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安帝紀上》:“萇少長藩國,內無過庭之訓,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
-
693
瓜田之嫌
- 成語拼音:
- guā tián zhī xián
- 成語解釋:
- 猶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與耿克念書》:“我欲來已決,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參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694
梗頑不化
- 成語拼音:
- gěng wán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謂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 成語出處:
- 《續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目下山東有名綠茶,可知道他們形狀否;內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還有梗頑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請教。”
-
695
觀望不前
- 成語拼音:
- guān wàng bù qián
- 成語解釋:
-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難確定時,懷著猶豫不定的心情,觀察事物的發展,暫不前進。
- 成語出處:
- 《史記·信陵君列傳》:“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
696
瓜蔓抄
- 成語拼音:
- guā wàn ch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刑罰過度株連,一人有罪,株連九族
- 成語出處:
- 《明史·景清傳》:“藉其鄉,轉相攀染,謂之瓜蔓抄,村里為墟。”
-
697
隔屋攛椽
- 成語拼音:
- gé wū cuān ch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辦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攛椽。”
-
698
貴無常尊
- 成語拼音:
- guì wú cháng zūn
- 成語解釋:
- 貴:地位高;尊:地位或輩分高,尊貴。顯貴者不可能永處尊貴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晉·傅玄《吏部尚書箴》:“貴無常尊,賤不指卑。不明厥德,國用顛危。”
-
699
高文典冊
- 成語拼音:
- gāo wén diǎn cè
- 成語解釋: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三卷:“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用枚皋;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冊,用相如。”
-
700
高文大冊
- 成語拼音:
- gāo wén dà cè
- 成語解釋:
- 原指朝廷發布的重要文書,如詔今制誥等。引申為經典性著述。
- 成語出處:
- 宋 汪藻《序》一時高文大冊,悉出其手。”
* G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