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BAB式的成語 (1463個)

    761

    好模好樣

    成語拼音:
    hǎo mó hǎo yàng
    成語解釋:
    ①模樣端正。②猶言規規矩矩。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第一件,要一個人才出眾,好模好樣的。”
    762

    慌手慌腳

    成語拼音: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成語解釋:
    動作忙亂。形容慌張失措的樣子。也作“慌手忙腳”。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這時候我看著也是嚇的慌手慌腳的了。”
    763

    滑頭滑腦

    成語拼音:
    huá tóu huá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人狡詐、不誠實。也指圓滑,不肯負責任。
    成語出處:
    林語堂《上海頌》:“及那些滑頭滑腦的旅館茶房的都市三呼:你真是偉大而不可思議啊!”
    764

    好言好語

    成語拼音:
    hǎo yán hǎo yǔ
    成語解釋: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聽的言語。
    成語出處: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曉得鄉下人是刁惡不過,好言好語不肯聽的!”
    765

    話言話語

    成語拼音:
    huà yán huà yǔ
    成語解釋:
    猶談話。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話言話語間,很不滿意郭振山。”
    766

    假癡假呆

    成語拼音:
    jiǎ chī jiǎ dāi
    成語解釋:
    裝傻;假裝糊涂
    成語出處:
    《海上花列傳》第48回:“我有要緊事體請耐來,啥個假癡假呆!”
    767

    見羹見墻

    成語拼音:
    jiàn gēng jiàn qiáng
    成語解釋:
    相傳堯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之幻影于墻,食則見堯之幻影于羹。見《后漢書·李固傳》。后用以謂對圣賢的思慕。
    成語出處:
    相傳堯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之幻影于墻,食則見堯之幻影于羹。見《后漢書·李固傳》。
    768

    見墻見羹

    成語拼音:
    jiàn qiáng jiàn g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念念不忘先賢。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于墻,食則睹堯于羹。”
    769

    尖言尖語

    成語拼音:
    jiān yán jiān yǔ
    成語解釋:
    指言語尖酸刻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廷秀見丈人聲勢兇狠,趙昂又從旁尖言尖語幫扶,心中明白是他攛掇。”
    770

    滿打滿算

    成語拼音:
    mǎn dǎ mǎn suàn
    成語解釋:
    全部計算在內。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9回:“孔夫子給子華他們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給的是串過的細米,那得滿打滿算。”
    771

    漫地漫天

    成語拼音:
    màn dì màn tiān
    成語解釋:
    漫:滿。充滿天地之間。形容數量極多,到處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成語出處: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撲頭撲面,雪擁就浪千堆。”
    772

    賣官賣爵

    成語拼音:
    mài guān mài jué
    成語解釋:
    收受錢財,出賣官爵
    成語出處:
    清 王汝潤《馥芬居日記》:“本朝賣官賣爵,竟無一人可靠。”
    773

    毛手毛腳

    成語拼音:
    máo shǒu máo jiǎo
    成語解釋:
    做事粗心,不細致。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6回:“但凡有點毛手毛腳的,小人決不用他。”
    774

    瞞天瞞地

    成語拼音:
    mán tiān mán dì
    成語解釋:
    指瞞上欺下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瞞天瞞地,你則會帳房里閑坐的,咱可便委其實。”
    775

    謾天謾地

    成語拼音:
    màn tiān màn dì
    成語解釋:
    猶言謾天昧地。
    成語出處:
    元·劉一清《錢塘遺事·雪詞》:“賈相國當國,陳藏一作《雪詞》譏之,詞曰:‘沒巴沒鼻,霎時間,做出謾天謾地。’”
    776

    賣頭賣腳

    成語拼音:
    mài tóu mài jiǎo
    成語解釋:
    猶言拋頭露面。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兒,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777

    拿賊拿贓

    成語拼音:
    ná zéi ná zāng
    成語解釋:
    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
    778

    偏聽偏言

    成語拼音:
    piān tīng piān yán
    成語解釋: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聽信一方面,指處理問題態度不公正,方法不妥當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779

    怕痛怕癢

    成語拼音:
    pà tòng pà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成語出處:
    張英《老年突擊隊》:“他名叫溫成書,因為做事怕痛怕癢,干哈也吞吞吐吐,沒有火氣,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為‘溫吞水’了。”
    780

    染蒼染黃

    成語拼音:
    rǎn cāng rǎn huáng
    成語解釋: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 ABAB式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