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B式的成語 (1463個)
-
741
再接再礪
- 成語拼音:
- zài jiē zài lì
- 成語解釋:
- 接:交戰;礪:磨礪。原謂雞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繼續努力,堅持不懈。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742
窄門窄戶
- 成語拼音:
- zhǎi mén zhǎi 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小戶人家。
- 成語出處:
- 《金瓶梅詞》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婦那里,窄門窄戶,敢招惹這個事!”
-
743
自賣自夸
- 成語拼音:
- zì mài zì kuā
- 成語解釋:
- 夸:夸贊。自己賣的東西自己夸好。比喻為自己吹噓。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國民黨人又嚷‘羅邱視線移到東方了,先歐后亞計劃改變了’……還要自賣自夸地樂一陣。”
-
744
載驅載馳
- 成語拼音:
- zǎi qū zǎi chí
- 成語解釋:
- 見“載馳載驅”。
- 成語出處:
- 晉·陸云《答兄平原》詩:“矯矯乘馬,載驅載馳。”
-
745
直上直下
- 成語拼音:
- zhí shàng zhí xià
- 成語解釋:
- 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直。
- 成語出處:
- 《朱子全書》卷四:“凡事都分做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別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別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
746
咂嘴咂舌
- 成語拼音:
- zā zuǐ zā shé
- 成語解釋:
- 見“咂嘴弄舌”。
- 成語出處:
-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二:“菜上來了,老頭兒咂嘴咂舌地夸獎這菜的滋味。”
-
747
至再至三
- 成語拼音:
- zhì zài zhì sān
- 成語解釋:
- 指一而再,再而三。
- 成語出處:
- 《尚書·多方》:“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爾命,我乃其大罰殛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妾隔簾故邀其滿引,至再至三,終不肯出。”
-
748
炒買炒賣
- 成語拼音:
- chǎo mǎi chǎo mài
- 成語解釋:
- 指就地迅速轉手買賣,從中牟利。
- 成語出處:
-
749
大吹大打
- 成語拼音:
- dà chuí dà dǎ
- 成語解釋:
- 謂鼓樂齊作。
- 成語出處:
- 《西游記》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滿城百姓,伏龍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眾出城。”
-
750
代拆代行
- 成語拼音:
- dài chāi dài xíng
- 成語解釋:
- 拆:拆開,指拆閱來電來文;行:發出。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處理公文。形容權力極大。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其時撫臺請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
751
大開大合
- 成語拼音:
- dà dāi dà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思跌蕩,放得開,收得攏。
- 成語出處:
- 清·趙翼《憂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開大合為弛張。”
-
752
大風大浪
- 成語拼音:
- dà fēng dà làng
- 成語解釋:
- 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復雜、激烈、艱苦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
-
753
大喊大叫
- 成語拼音:
- dà hǎn dà jiào
- 成語解釋:
- 大聲叫嚷,形容大肆宣傳,大造輿論。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59章:“吳毓鱗首先大喊大叫,‘內閣不能統一,我們不如及早下臺。’”
-
754
大經大法
- 成語拼音:
- dà jīng dà fǎ
- 成語解釋:
- 根本的原則和法規。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與孟尚書》:“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
-
755
大模大樣
- 成語拼音:
- dà mó dà yàng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無人的樣子。②形容裝模作樣。擺出毫無拘束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徐霖《繡襦記》:“這廝大模大樣,公然慢我的。”
-
756
大手大腳
- 成語拼音:
- dà shǒu dà jiǎo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對財物毫不吝惜;沒有節制地隨便花費。②指行動魯莽。③指身體強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腳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賠墊了多少東西。”
-
757
呆頭呆腦
- 成語拼音:
- dāi tóu dāi nǎo
- 成語解釋:
-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
758
怪模怪樣
- 成語拼音:
- guài mó guài yàng
- 成語解釋:
- 形態奇怪。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龍老三你還不把那些衣服脫了,人看著怪模怪樣!”
-
759
敢怒敢言
- 成語拼音:
- gǎn nù gǎn yán
- 成語解釋:
- 敢于憤怒,又敢于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那計氏雖也還敢怒敢言,當不起晁大舍也敢為敢做。”
-
760
敢作敢當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有膽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5回:“敢作敢當,才是英雄好漢。”
* ABAB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