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ABC式的成語 (1450個)

    841

    一字一板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bǎ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成語出處:
    老舍《二馬》:“溫都太太把房錢,吃飯的時間,晚上鎖門的時候,和一切的規矩,都當著伊牧師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842

    一張一弛

    成語拼音:
    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
    張:緊張;拉緊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傳周文王和周武王處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樣;有拉緊的時候;有放松的時候。用來比喻工作的緊松、生活的勞逸要合理安排;適當地調節。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雜記下》:“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843

    一朝一夕

    成語拼音:
    yī zhāo yī xī
    成語解釋:
    一個早晨;一個傍晚。指很短的時間之內。
    成語出處:
    《周易 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844

    自暴自棄

    成語拼音:
    zì bào zì qì
    成語解釋: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于落后。暴;糟蹋;棄:鄙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845

    載沉載浮

    成語拼音:
    zài chén zài fú
    成語解釋:
    在水中上下沉浮。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846

    載馳載驅

    成語拼音:
    zǎi chí zǎi qū
    成語解釋:
    謂車馬疾行。
    成語出處:
    《詩·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高亨注:“載,猶乃也,發語詞。載、驅,車馬疾行。”三國·魏·曹丕《善哉行》之一:“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847

    自棄自暴

    成語拼音:
    zì qì zì bào
    成語解釋:
    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成語出處:
    《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凡為血氣所移者,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
    848

    載驅載馳

    成語拼音:
    zǎi qū zǎi chí
    成語解釋:
    見“載馳載驅”。
    成語出處:
    晉·陸云《答兄平原》詩:“矯矯乘馬,載驅載馳。”
    849

    大吹大打

    成語拼音:
    dà chuí dà dǎ
    成語解釋:
    謂鼓樂齊作。
    成語出處:
    《西游記》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滿城百姓,伏龍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眾出城。”
    850

    代拆代行

    成語拼音:
    dài chāi dài xíng
    成語解釋:
    拆:拆開,指拆閱來電來文;行:發出。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處理公文。形容權力極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其時撫臺請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851

    大搖大擺

    成語拼音:
    dà yáo dà bǎi
    成語解釋:
    走路時身子搖擺;亂晃。形容舉動無所顧忌;揚揚自得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852

    假癡假呆

    成語拼音:
    jiǎ chī jiǎ dāi
    成語解釋:
    裝傻;假裝糊涂
    成語出處:
    《海上花列傳》第48回:“我有要緊事體請耐來,啥個假癡假呆!”
    853

    夾七夾八

    成語拼音:
    jiā qī jiā bā
    成語解釋:
    指說話東拉西扯,混雜不清。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朱世遠原有怕婆之病,憑他夾七夾八,自罵自止,并不敢開言。”
    854

    染蒼染黃

    成語拼音:
    rǎn cāng rǎn huáng
    成語解釋: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855

    撒癡撒嬌

    成語拼音:
    sā chī sā jiāo
    成語解釋:
    見“撒嬌撒癡”。
    成語出處:
    茅盾《參孫的復仇》:“覺得自己太沒臉,也覺得人家對他只有虛情假意,所以撒癡撒嬌,定要問個明白。”
    856

    撒嬌撒癡

    成語拼音:
    sā jiāo sā chī
    成語解釋:
    撒:盡量使出來或施展出來;嬌:嬌氣;癡:憨癡。形容仗著受人寵愛,故意做作。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5回:“李巧奴撒嬌撒癡,便倒在安道全懷里。”
    857

    善有善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成語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858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語解釋: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成語出處:
    《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859

    三戰三北

    成語拼音:
    sān zhān sān běi
    成語解釋:
    北:敗逃。打三仗,敗三次。形容屢戰屢敗。
    成語出處:
    《國語·吳語》:“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天沒。又郊敗之。三戰三北,乃至于吳。”
    860

    天兵天將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
    成語出處:
    清 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開場》:“那鯀卻生的兒子,神通廣大,伏虎降龍,手下天兵天將,那等利害。”
    * AABC式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