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高中生成語 (547個)

    381

    少不更事

    成語拼音:
    shào bù gēng shì
    成語解釋:
    少:年少。更:經歷。指年紀輕;閱歷不多。形容缺乏經驗或不懂人情世故。
    成語出處:
    《晉書 周顗傳》:“君少年未更事。”
    382

    食不甘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成語解釋:
    甘:味道好。吃東西品不出其的味道。形容心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傳》:“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
    383

    疏不間親

    成語拼音:
    shū bù jiàn qīn
    成語解釋:
    間:離間。關系疏遠者不參與關系親近者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卑不謀尊,疏不間親。”
    384

    身不由己

    成語拼音:
    shēn bù yóu jǐ
    成語解釋:
    受外界或內心的影響;自身的活動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成語出處:
    《宋元戲文輯佚 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沖沖。”
    385

    手不應心

    成語拼音:
    shǒu bù yī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力不從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來,不覺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手不應心,媽媽也就怠慢了。”
    386

    素車白馬

    成語拼音:
    sù chē bái mǎ
    成語解釋:
    舊時辦喪事用的車馬,后用作送葬的語詞。
    成語出處:
    《尸子》上卷:“湯之救旱,乘素車白馬,著布衣,嬰白茅。”
    387

    事出意外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ì wài
    成語解釋: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那老姑子見寶玉來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個活龍來的一般,忙上來問好,命老道來接馬。”
    388

    疏而不漏

    成語拼音:
    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389

    深惡痛嫉

    成語拼音:
    shēn è tòng jí
    成語解釋:
    見“深惡痛絕”。
    成語出處:
    魯迅《偽自由書·“以夷制夷”》:“揭開了‘以華制華’的黑幕,他們竟有如此的深惡痛嫉,莫非真是太傷了此輩的心么?”
    390

    升官發財

    成語拼音:
    shēng guān fā cái
    成語解釋: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總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兒子升官發財,是我的錯處。”
    391

    身懷六甲

    成語拼音:
    shēn huái liù jiǎ
    成語解釋:
    六甲:傳說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婦女懷孕。
    成語出處:
    《隋書·經籍志三》載有《六甲貫胎書》
    392

    神經錯亂

    成語拼音:
    shén jīng cuò luàn
    成語解釋:
    ①指精神病。②謂精神和思慮迷糊不清,失去常態。
    成語出處:
    冰心《寄小讀者》:“一剎那煩我神經錯亂的俯將下去,拿著手里的書輕輕的將他蓋上。”
    393

    勢均力敵

    成語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成語解釋:
    敵:相當。雙方力量相等。
    成語出處:
    晉 袁宏《后漢紀 獻帝紀》:“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
    394

    圣經賢傳

    成語拼音:
    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
    成語解釋:
    舊指圣人手訂的經典和賢人闡釋的著作。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殷侍御書》:“圣經賢傳,屏而不省,要妙之義,無自而尋。”
    395

    十里長亭

    成語拼音:
    shí lǐ cháng tíng
    成語解釋:
    秦漢時每十里設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處,親友遠行常在此話別。
    成語出處: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396

    說來說去

    成語拼音:
    shuō lái shuō qù
    成語解釋:
    ①反復闡說。②猶言總而言之。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6卷:“說來說去,只是一個道理。”
    397

    山盟海誓

    成語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樣永世不變。多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398

    索然無味

    成語拼音:
    suǒ r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成語出處:
    明 楊慎《丹鉛雜錄 論衡》:“蓋文有以含蓄不盡為工者……說盡,則索然無味。”
    399

    搔首踟躕

    成語拼音:
    sāo shǒu chí chú
    成語解釋:
    搔首:用手撓頭。踟躕:來回走動。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猶豫。亦作“搔首踟躇”。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400

    十世單傳

    成語拼音:
    shí shì dān chuán
    成語解釋:
    連續十代獨子相傳。形容極其寶貴。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 高中生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