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成語 (547個)
-
361
窮年累月
- 成語拼音:
- qióng nián lěi yuè
- 成語解釋:
- 窮:盡;完。累:積累。窮年:年初到年終;整年。累月:持續幾個月。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362
窮且益堅
- 成語拼音:
- qióng qiě yì jiān
- 成語解釋:
- 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
363
欺人太甚
- 成語拼音:
- qī rén tài shèn
- 成語解釋:
- 甚:過分。欺負人過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與他一口寶劍,筵前舉鼎,欺人太甚。”
-
364
寢食不安
- 成語拼音:
- qǐn shí bù ān
- 成語解釋:
- 睡覺、吃飯都不得安寧。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葉凈能詩》:“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寢食不安。”
-
365
情隨事遷
- 成語拼音:
- qíng suí shì qiān
- 成語解釋:
- 情:心情、感情;遷:變化。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變化。
- 成語出處: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
366
情投意合
- 成語拼音:
- qíng tóu yì hé
- 成語解釋:
- 投:契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7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決不肯放。”
-
367
窮途之哭
- 成語拼音:
- qióng tú zhī kū
- 成語解釋:
- 因車無路可行而悲傷,后指處于困境所發的絕望的哀傷。
- 成語出處:
- 《晉書 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返。”
-
368
秋行夏令
- 成語拼音:
- qiū xíng xià líng
- 成語解釋:
-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 成語出處:
- 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于改革了。”
-
369
泣下沾襟
- 成語拼音:
- qǐ xià zhān jīn
- 成語解釋:
-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淚水滾滾流下,沾濕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傷。
- 成語出處:
- 《尸子》卷下:“曾子每讀《喪禮》,泣下沾襟。”
-
370
秋月春風
- 成語拼音:
- qiū yuè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
371
豈有此理
- 成語拼音:
- qǐ yǒu cǐ lǐ
- 成語解釋:
- 豈:哪里。哪里有這樣的道理。指極為荒謬;決無道理。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虞悰傳》:“郁林廢,悰竊嘆曰:‘王徐遂縛绔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
372
敲竹杠
- 成語拼音:
- qiāo zhū g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事為借口來訛詐。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會敲的了,難道這里頭還有竹杠不成?”
-
373
千真萬確
- 成語拼音:
- qiān zhēn wàn què
- 成語解釋: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驚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間才會著他,怎么就拿了?’景蘭江道:‘千真萬確的事。’”
-
374
若敖之鬼
- 成語拼音:
- ruò áo zhī guǐ
- 成語解釋:
-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
- 成語出處:
- 《左傳 宣公四年》:“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
375
如花似玉
- 成語拼音:
- rú huā sì yù
- 成語解釋:
- 像花一樣艷麗;像玉一樣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麗。
- 成語出處:
- 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
376
忍無可忍
- 成語拼音:
- rěn wú kě rěn
- 成語解釋:
- 忍:忍受;忍耐;無:無法。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孫禮傳》:“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
377
日削月割
- 成語拼音:
- rì xuē yuè gē
- 成語解釋:
- 每日每月割讓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成語出處:
- 宋·蘇洵《六國論》:“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
378
若有所亡
- 成語拼音:
- ruò yǒu suǒ wáng
- 成語解釋:
- 若:好象。好象丟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同“若有所喪”。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原道訓》:“解車休馬,罷酒徹樂,而心忽然若有所喪,悵然若有所亡也。”
-
379
如之奈何
- 成語拼音:
- rú zhī nai hé
- 成語解釋:
- 怎幺辦。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380
仁至義盡
- 成語拼音:
- rén zhì yì jìn
- 成語解釋:
- 仁愛和正義的行動到了頭。舊指誠心報答有助于農事的神靈。對人的愛護、容忍、原諒與幫助;達到盡心盡力的最大限度。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郊特牲》:“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
* 高中生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