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馬的成語 (448個)

    201

    厲兵秣

    成語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成語解釋:
    磨好兵器,喂好。形容準備戰斗。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矣。”
    202

    精神

    成語拼音:
    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語解釋:
    :傳說中形狀像龍的;也指駿。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成語出處:
    唐 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精神海鶴姿。”
    203

    萬言

    成語拼音:
    lì mǎ wàn yán
    成語解釋:
    倚靠在旁,上寫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
    204

    驢前

    成語拼音:
    lǘ qián mǎ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良價禪師》:“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如此,只是認得驢前后將為自己,佛法平沉,此之是也。”
    205

    龍神

    成語拼音:
    lóng shén mǎ zhuàng
    成語解釋:
    謂像駿一樣的有精神。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四六:“那時候,一個個青年人都是龍神壯,氣吞牛斗,爭論起世界國家大事來,都是口若懸河,當當不斷,慷慨激昂,誰也不讓誰。”
    206

    不解鞍

    成語拼音:
    mǎ bù jiě 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成語出處:
    郭小川《長江組歌 百萬雄師過大江》:“不解鞍連續戰,一舉解放大江南。”
    207

    齒徒增

    成語拼音:
    mǎ chǐ tú zēng
    成語解釋:
    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穀梁傳 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齒加長矣。”
    208

    到成功

    成語拼音:
    mǎ dào chéng gōng
    成語解釋:
    一到陣前就取得勝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成語出處:
    元 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到成功。”
    209

    到功成

    成語拼音:
    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語解釋:
    見“到成功”。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到功成,奏凱而還。”
    210

    工枚速

    成語拼音:
    mǎ gōng méi sù
    成語解釋:
    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枚皋傳》:“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211

    枚速

    成語拼音:
    mǎ gōng méi sù
    成語解釋: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成語出處:
    《漢書 枚乘傳》:“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212

    空冀北

    成語拼音:
    mǎ kōng jì běi
    成語解釋:
    伯樂將冀北之良搜選一空。比喻執政者善選賢才,無所遺漏。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群遂空。”
    213

    厲兵

    成語拼音:
    mò mǎ lì bīng
    成語解釋:
    磨好兵器,喂好。形容準備戰斗。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利兵,修陳固列。”
    214

    面牛頭

    成語拼音:
    mǎ miàn niú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成語出處:
    《西湖二集 文昌司憐才慢注祿籍》:“沒慈心的面牛頭,兩股叉,兩條鞭,惡惡狠狠。”
    215

    前小卒

    成語拼音:
    mǎ qián xiǎo zú
    成語解釋:
    卒:兵;走卒。舊指在車前頭供使喚奔走的人。現多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
    成語出處:
    清·鄒容《革命軍》:“皇漢民族亡國后之二百六十年;歲次癸卯之月日革命軍中前卒鄒容記。”
    216

    盲人騎瞎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成語解釋:
    瞎子騎著瞎。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夜半臨深池。’”
    217

    如游魚

    成語拼音:
    mǎ rú yóu yú
    成語解釋:
    同“如游龍”。
    成語出處:
    《初學記》卷四引漢·劉楨《魯都賦》:“日暮宴罷,車騎就衢,蓋如飛鶴,如游魚。”
    218

    上功成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gōng chéng
    成語解釋:
    指憑武功建國
    成語出處:
    宋 王安石《嘲叔孫通》詩:“上功成不喜文,叔孫綿蕝共經綸。”
    219

    上墻頭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qiáng tóu
    成語解釋:
    指男女青年相戀的地方
    成語出處:
    宋 晁端禮《水龍吟》詞:“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
    220

    首是瞻

    成語拼音:
    mǎ shǒu shì zhān
    成語解釋:
    首:頭;是:指示代詞;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四年》:“茍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首是瞻。’”
    * 馬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