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成語 (1030個)

    741

    殺妻求將

    成語拼音:
    shā qī qiú jiàng
    成語解釋: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742

    殺人越貨

    成語拼音:
    shā rén yuè huò
    成語解釋:
    殺害人命;搶奪財物。指匪盜行徑。
    成語出處:
    《尚書 康誥》:“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罔弗憝。”
    743

    上樹拔梯

    成語拼音:
    shàng shù bá tī
    成語解釋:
    比喻引誘別人上前而斷絕他的退路。
    成語出處:
    宋 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引宋 黃庭堅與興化海老手帖:“此事黃龍興化亦當作助道之緣,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樹拔卻梯也。”
    744

    殺身成仁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語解釋:
    身:自己;殺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準則。原指犧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為了正義事業而犧牲。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45

    升山采珠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語解釋: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后漢書·劉玄傳》:“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746

    束手待斃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成語解釋:
    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成語出處:
    《宋史 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
    747

    束手待死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dài sǐ
    成語解釋:
    同“束手待斃”。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回:“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748

    審時定勢

    成語拼音:
    shěn shí dìng shì
    成語解釋:
    審:詳查,細究。分析時勢,判定其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唐·呂溫《諸葛武侯廟記》:“乃知務開濟之業者未能審時定勢而大順人心,而克觀厥成,吾不信也。”
    749

    隨聲吠影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fèi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經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對人大加攻擊。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750

    束手就斃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jiù bì
    成語解釋:
    同“束手待斃”。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751

    束手就擒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語解釋:
    束:捆;綁;就:接受。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成語出處:
    《宋史 苻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
    752

    束手就禽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語解釋:
    見“束手就擒”。
    成語出處:
    王闿運《桂陽陳侍郎行狀》:“眾如言,夜徑入山寺,明先唯與徒黨十數人居,束手就禽。”
    753

    束手就殪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jiù yì
    成語解釋:
    同“束手待斃”。
    成語出處:
    《明史·黃得功傳》:“主逃將潰,無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與國俱亡而已。”
    754

    舍實求虛

    成語拼音:
    shě shí qiú xū
    成語解釋:
    放棄實在的,追求虛幻的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9回:“王兄本有養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養生之術,即使有益,何能抵得萬分之一?豈非舍實求虛么?”
    755

    舍生取義

    成語拼音:
    shě shēng qǔ yì
    成語解釋:
    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舍生:舍棄生命。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756

    生事擾民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rǎo mín
    成語解釋:
    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擾民眾。指故意尋釁鬧事,侵擾人民
    成語出處:
    宋·蘇軾《教戰守》:“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
    757

    束手受戮

    成語拼音:
    shù shǒu shòu lù
    成語解釋:
    束:捆綁;戮:殺。捆起自己,等待被殺。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8回:“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受戮。”
    758

    授手援溺

    成語拼音:
    shòu shǒu yuán nì
    成語解釋:
    授手:伸手;溺:淹沒。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難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759

    升堂拜母

    成語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語解釋:
    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760

    順藤摸瓜

    成語拼音:
    shùn téng mō guā
    成語解釋:
    摸:尋找。順著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6.30:“由此順藤摸瓜,很快破獲了這起盜竊案。”
    * 連動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