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成語 (1030個)

    721

    人亡政息

    成語拼音:
    rén wáng zhèng xī
    成語解釋:
    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722

    入鄉隨俗

    成語拼音:
    rù xiāng suí sú
    成語解釋:
    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地習俗。常用以形容隨遇而安。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大寧道寬禪師》:“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723

    入鄉問俗

    成語拼音:
    rù xiāng wèn sú
    成語解釋:
    進入一個地方,先要問清那里的習俗,以求適應當地的情況。
    成語出處:
    《解放日報》1944.4.5:“我們要吸收群眾的經驗,一定要‘入鄉問俗’。”
    724

    釋車下走

    成語拼音:
    shì chē xià zǒu
    成語解釋: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行數百數,以駒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
    725

    舍策追羊

    成語拼音:
    shě cè zhuī yáng
    成語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語本《莊子 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726

    水到渠成

    成語拼音:
    shuǐ dào qú chéng
    成語解釋: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答秦太虛書》:“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
    727

    舍道用權

    成語拼音:
    shě dào yòng quán
    成語解釋:
    權:權變。指變通常道以適應現實的需要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良規》:“周公之攝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廢昌邑,孫琳之退少帝,謂之舍道用權,以安社稷。”
    728

    殺敵致果

    成語拼音:
    shā dí zhì guǒ
    成語解釋: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敵。勇敢殺敵,建立戰功。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殺敵為果,致果為毅。”
    729

    塞耳偷鈴

    成語拼音:
    sāi ěr tōu l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行為。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 雪峰存禪師法嗣》:“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730

    芟繁就簡

    成語拼音:
    shān fán jiù jiǎn
    成語解釋:
    〖釋義〗芟: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成語出處:
    《尚書 緯》:“刪夷繁亂。”宋 嚴羽《歷代詩話 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
    731

    刪華就素

    成語拼音:
    shān huá jiù sù
    成語解釋:
    放棄榮華富貴而過簡樸生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陳子仲妻》:“孟光桓少君得同心為匹,皆能刪華就素,遂夫之高。”
    732

    送貨上門

    成語拼音:
    sòng huò shàng mén
    成語解釋:
    親自將貨物送到客戶門上。指人自愿送上門來承擔某種結果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姑且我們認為那個女孩子不值錢,送貨上門,以求達到什么目的,可你王緯宇并不是一頭種馬。”
    733

    拾金不昧

    成語拼音:
    shí jīn bù mèi
    成語解釋:
    昧:隱瞞;金:原指金錢;現泛指錢物;拾到東西不藏起來據為己有。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734

    舍經從權

    成語拼音:
    shě jīng cóng quán
    成語解釋:
    經:正常;權:權變。指變通常道以適應現實的需要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賓白》:“無論立心端正者,我當設身處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身邪辟者,我亦當舍經從權,誓為邪辟之恩。”
    735

    舍己從人

    成語拼音:
    shě jǐ cóng rén
    成語解釋: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謨》:“稽于眾,舍己從人。”
    736

    殺雞取蛋

    成語拼音:
    shā jī qǔ dàn
    成語解釋:
    比喻貪圖眼前微小的好處而損害長久的利益。亦作“殺雞取卵”。
    成語出處: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日本人為了掠奪富礦,采用殺雞取蛋的辦法,到處亂采亂掘。”
    737

    殺雞取卵

    成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成語解釋: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成語出處: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738

    狧糠及米

    成語拼音:
    shì kāng jí mǐ
    成語解釋:
    狧:通“舐”,用嘴舔。比喻貪婪蠶食或由表及里,逐步進逼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吳王濞列傳》:“語有云之,‘狧糠及米。’”
    739

    始亂終棄

    成語拼音:
    shǐ luàn zhōng qì
    成語解釋:
    亂:淫亂,玩弄。先亂搞,后遺棄。指玩弄女性的惡劣行徑。
    成語出處:
    唐 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
    740

    掃墓望喪

    成語拼音:
    sǎo mù wàng sàng
    成語解釋:
    掃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謂酷吏必當有惡報,指日可待。語本《漢書 酷吏傳 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后歲余,延年果敗。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后歲余,延年果敗。
    * 連動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