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近反義詞的成語 (345個)

    121

    老謀深算

    成語拼音:
    lǎo móu shēn suàn
    成語解釋:
    老:老練;謀:計謀;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有謀略。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122

    另起爐灶

    成語拼音:
    lìng qǐ lú zào
    成語解釋:
    另:另外。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123

    良師益友

    成語拼音:
    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語解釋:
    良:好;益:有益;有幫助。能給人教益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成語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0回:“雖然有那良師益友,苦口婆心的規勸,卻總是耳邊風,縱有時聽得入耳,自己要想發憤為雄,都是一般虎頭蛇尾。”
    124

    離鄉背井

    成語拼音:
    lí xiāng bèi jǐng
    成語解釋:
    鄉、井:家鄉;背:離開。離開家鄉;到外地去。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我依舊安業著家,他依舊離鄉背井。”
    125

    兩小無猜

    成語拼音:
    liǎng xiǎo wú cāi
    成語解釋:
    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時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不避嫌疑。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長干行》詩:“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126

    流言飛語

    成語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成語解釋:
    見“流言蜚語”。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流言飛語,何足憑信。”
    127

    賣官鬻爵

    成語拼音:
    mài guān yù jüé
    成語解釋:
    官:官職;官位;鬻:賣;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國家中;封建貴族的等級。出賣官職和爵位。指舊時執掌大權的人利用手中的職權換取錢財。
    成語出處:
    《宋書 鄧琬傳》:“至是父子并賣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販賣,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128

    摩拳擦掌

    成語拼音:
    mó quán cā zhǎng
    成語解釋: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急不可待。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
    129

    滿山遍野

    成語拼音:
    mǎ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130

    冥思苦想

    成語拼音:
    míng sī kǔ xiǎng
    成語解釋:
    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成語出處: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劉誼輝把煙頭丟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腦袋也想不出個十全十美的辦法來。”
    131

    民脂民膏

    成語拼音:
    mín zhī mín gāo
    成語解釋:
    脂、膏:動植物體內的油質。比喻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物質財富。
    成語出處:
    五代 孟昶《戒石文》:“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132

    年富力強

    成語拼音:
    nián fù lì qiáng
    成語解釋:
    年:年歲;富:多;年富:未來的年歲多;指年輕;力:精力。年紀輕;精力旺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133

    難分難解

    成語拼音:
    nán fēn nán jiě
    成語解釋:
    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卷:“為些風情事,做了出來,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然登第。”
    134

    能工巧匠

    成語拼音: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語解釋:
    技藝高超的工匠。
    成語出處:
    宋 李恪非《洛陽園記》:“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
    135

    拈花惹草

    成語拼音:
    niān huā rě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他父親給他娶了個媳婦,今年才二十二歲,也有幾分人材,又兼生性輕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渾蟲又不理論。”
    136

    鳥盡弓藏

    成語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成語解釋:
    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來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成語出處:
    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137

    能說會道

    成語拼音:
    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語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138

    鳥語花香

    成語拼音:
    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語解釋: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成語出處: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139

    旁敲側擊

    成語拼音:
    páng qiāo cè jī
    成語解釋:
    側: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140

    拋頭露面

    成語拼音:
    pāo tóu lù miàn
    成語解釋:
    拋:暴露。原指婦女出現于大庭廣眾之中(封建道德認為是不體面的事)。現泛指人公開露面。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亂離間,顧不得拋頭露面。”
    * 近反義詞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