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緊縮式成語 (2306個)

    621

    畫蛇添足

    成語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成語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622

    禍生于忽

    成語拼音:
    huò shēng yú hū
    成語解釋:
    忽:古代長度單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災禍產生于極細微的因素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微,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
    623

    禍生肘腋

    成語拼音:
    huò shēng zhǒu yè
    成語解釋:
    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624

    畫蛇著足

    成語拼音:
    huà shé zhuó zú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感春》詩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625

    壺天日月

    成語拼音:
    hú tiān rì yuè
    成語解釋: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成語出處:
    金 長筌子《西江月》詞:“返照壺天日月,休言塵世風波。”
    626

    回頭是岸

    成語拼音:
    huí tóu shì àn
    成語解釋:
    回頭:回過頭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后借來比喻犯錯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627

    互為標榜

    成語拼音:
    hù wéi biāo bǎng
    成語解釋:
    標榜:夸耀。彼此之間互相吹噓、頌揚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王禮部詩序》:“間或肆志風雅,率求名位相埒者,互為標榜,不復商榷于布衣之賤。”
    628

    虎威狐假

    成語拼音:
    hǔ wēi hú jiǎ
    成語解釋:
    假:假借,憑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去欺壓別人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哀江南詩》:“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629

    厚味臘毒

    成語拼音:
    hòu wèi là dú
    成語解釋:
    謂味美者毒烈。
    成語出處:
    《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顛,厚味寔臘毒。”韋昭注:“厚味,喻重祿也。臘,亟也,讀若‘廣’。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630

    華屋丘墟

    成語拼音:
    huá wū qiū xū
    成語解釋:
    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631

    華屋山丘

    成語拼音:
    huá wū shān qiū
    成語解釋:
    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632

    橫行奡桀

    成語拼音:
    héng xíng ào jié
    成語解釋:
    橫行:不循正道而行;奡:夏代寒浞之子,相傳是個大力士;桀:夏桀,暴君。像奡和桀那樣橫行無道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偵報》:“一任他橫行奡桀。”
    633

    互相標榜

    成語拼音:
    hù xiāng biāo bǎng
    成語解釋:
    彼此之間互相吹噓、頌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黨錮傳序》:“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內希風之流,遂互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
    634

    虎嘯風馳

    成語拼音:
    hǔ xiào fēng chí
    成語解釋:
    嘯:獸類的長聲吼叫。指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夫虎嘯風馳,龍興云屬,故重華立而元凱升,辛受生而飛廉進。”
    635

    含笑九泉

    成語拼音:
    hán xiào jiǔ quán
    成語解釋: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636

    含笑九幽

    成語拼音:
    hán xiào jiǔ yōu
    成語解釋:
    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沒什么牽掛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公得此深明大義之貞姬,復有此為國捐軀之肖子,洵可含笑九幽。”
    637

    含笑九原

    成語拼音:
    hán xiào jiǔ yuán
    成語解釋: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沒什么牽掛
    成語出處:
    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黃府君挽詞四首》:“齒發如公自古稀,定應含笑九原歸。”
    638

    何許人也

    成語拼音:
    hé xǔ rén yě
    成語解釋:
    許:地方。什么地方的人。指來歷不明的人和什么樣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639

    汗血鹽車

    成語拼音:
    hàn xuè yán chē
    成語解釋:
    駿馬拉運鹽的車子。“汗血”,駿馬。語出《史記·大宛列傳》;“鹽車”,語出《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后以“汗血鹽車”喻人才埋沒受屈。
    成語出處:
    “汗血馬”,在我國又稱天馬、大宛馬,語出《史記·大宛列傳》;“鹽車”,語出《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640

    沆瀣一氣

    成語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成語解釋:
    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宋 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 緊縮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