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成語 (131個)
-
21
歸馬放牛
- 成語拼音:
- guī mǎ fàng niú
- 成語解釋: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22
呼牛呼馬
- 成語拼音:
- hū niú hū mǎ
- 成語解釋:
- 呼:稱呼。稱我牛也好,稱我馬也好。比喻別人罵也好,稱贊也好,決不計較。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
23
九牛一毫
- 成語拼音:
- jiǔ niú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 成語出處:
- 陳毅《感事書懷》詩:“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
24
繭絲牛毛
- 成語拼音:
- jiǎn sī niú m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功夫細密。
- 成語出處:
-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繭絲牛毛,充棟汗牛,字書之繁也;道聽涂說,井蛙甕雞,學識之拘也。”
-
25
馬浡牛溲
- 成語拼音:
- mǎ bó niú sōu
- 成語解釋:
- 見“馬勃牛溲”。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懋《藝圃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詩之變極矣。”
-
26
目無全牛
- 成語拼音:
- mù wú quán n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27
牛鼎烹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ǐng pēng jī
- 成語解釋:
-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
28
牛驥共牢
- 成語拼音:
- niú jì gòng láo
- 成語解釋:
- 驥:好馬。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共處。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離朱與瞽者同眼之說也。”
-
29
牛驥同皂
- 成語拼音:
- niú jì tóng zào
- 成語解釋:
- 皂:牲口槽。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升之小畜》:“牛驥同槽,郭氏以亡。”
-
30
牛郎織女
- 成語拼音:
- niú láng zhī nǚ
- 成語解釋: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
31
牛溲馬渤
- 成語拼音:
- niú sōu mǎ bó
- 成語解釋:
- 見“牛溲馬勃”。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馬渤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
-
32
牛蹄之魚
- 成語拼音:
- niú tí zhī yú
- 成語解釋:
- 見“牛蹄中魚”。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連叢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須租人,是猶古人欲決江海以救牛蹄之魚之類也。”
-
33
牛蹄中魚
- 成語拼音:
- niú tí zhōng yú
- 成語解釋:
-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積水。牛蹄印坑里的魚。比喻死期迫近。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 應璩《與韋仲將書》:“誠恐將為牛蹄中魚,卒鮑氏之肆矣。”
-
34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 成語解釋: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35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36
牛星織女
- 成語拼音:
- niú xīng zhī nǚ
- 成語解釋:
- 即牛郎織女。
- 成語出處:
-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詩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37
牛羊勿踐
- 成語拼音:
- niú yáng wù jiàn
- 成語解釋:
-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于人乎?”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于人乎?”
-
38
牛衣夜哭
- 成語拼音:
- niú yī yè kū
- 成語解釋:
- 見“牛衣對泣”。
- 成語出處:
- 唐·溫庭筠《上裴舍人啟》:“今則阮路興悲,商歌結恨;牛衣夜哭,馬柱晨吟。”
-
39
氣沖斗牛
- 成語拼音:
- qì chōng dòu niú
- 成語解釋: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寶劍的光氣射入天際。后指氣勢很盛。亦作“氣沖牛斗”。
- 成語出處:
- 唐·崔融《詠寶劍》:“匣氣沖牛斗,山形轉轆轤。”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真節報君仇。”
-
40
騎牛覓牛
- 成語拼音:
- qí niú mì niú
- 成語解釋:
- 見“騎驢覓驢”。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福州大安禪師》:“師即造于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
* 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