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火的成語 (302個)

    241

    招風攬

    成語拼音:
    zhāo fēng lǎn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招惹是非。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地方輕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門前窺瞰,招風攬。”
    242

    縱風止燎

    成語拼音:
    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語解釋:
    用鼓風的方法滅。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卻反而助長其聲勢。
    成語出處:
    隋 王通《中說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243

    得冰

    成語拼音:
    zuān huǒ dé bī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第69卷:“竊聞聲調響順,形直影端,未見鉆得冰,種豆得麥。”
    244

    紛飛

    成語拼音:
    zhàn huǒ fēn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戰斗頻仍、激烈。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一二一章:“經過了這場災禍的考驗,好像當年跟著擔架隊闖了一趟戰紛飛的疆場回來。”
    245

    真金烈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liè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
    成語出處:
    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非自獎真金烈,儻好比濁水紅蓮。”
    246

    眾人拾柴焰高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語出處: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眾人拾柴焰高’,只要群眾發動起來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247

    照螢映雪

    成語拼音:
    zhào yíng yìng xuě
    成語解釋:
    利用螢蟲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讀書,形容刻苦地讀書精神
    成語出處:
    《晉書·車胤傳》:“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248

    杯水車薪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chē xīn
    成語解釋: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也。”
    249

    稱柴而爨

    成語拼音:
    chēng chái ér cuàn
    成語解釋:
    稱了薪柴才去生煮飯。比喻斤斤于細節而不識大體。同“稱薪而爨”。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250

    沉烽靜柝

    成語拼音:
    chén fēng jìng tuò
    成語解釋:
    熄滅,柝聲寂靜。喻邊疆無戰事。
    成語出處:
    唐·玄宗《明堂樂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圍泰,沉烽靜柝八荒寧。”
    251

    赤口白舌

    成語拼音:
    chì kǒu bái shé
    成語解釋:
    赤: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成語出處:
    唐 盧仝《月蝕》詩:“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蟲頭上卻吃月,不啄殺。
    252

    赤口毒舌

    成語拼音:
    chì kǒu dú shé
    成語解釋:
    赤: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成語出處:
    唐 盧仝《月蝕》詩:“月蝕鳥宮十三度,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頭上吃卻月,不啄殺。”
    253

    蒼生涂炭

    成語拼音:
    cāng shēng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進坑那樣痛苦。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3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
    254

    赤心報國

    成語拼音:
    chì xīn bào guó
    成語解釋:
    赤: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陳紀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諸王反逆,欲殺忠良邪!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報國,何罪之有!’”
    255

    稱薪而爨

    成語拼音:
    chēng xīn ér cuàn
    成語解釋:
    薪:柴;爨:燒煮飯。稱了柴草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成語出處:
    《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256

    焚香禮拜

    成語拼音:
    fén xiān lǐ bài
    成語解釋:
    焚香:點燃香。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卻說玄德前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
    257

    付之丙丁

    成語拼音:
    fù zhī bǐng dīng
    成語解釋:
    指用燒掉。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孟夏紀》:“其日丙丁。”
    258

    覆宗滅祀

    成語拼音:
    fù zōng miè sì
    成語解釋:
    宗:祖廟。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廟。滅祀:滅了香,引申為絕了后代。毀壞宗廟,斷絕后代。亦作“覆宗絕嗣”。
    成語出處:
    漢·張超《誚青衣賦》:“晉獲驪戎,斃懷恭子,有夏取仍覆宗滅祀。”
    259

    官法如爐

    成語拼音:
    guān fǎ rú lú
    成語解釋:
    指國家如爐無情。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個便是鐵呵,怎當那官法如爐。”
    260

    洪爐點雪

    成語拼音:
    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語解釋:
    爐里放進一點雪,馬上就會融化。比喻對問題領會極快。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佛印師四調琴娘》:“他原是明悟禪師轉世,根氣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爐點雪。”
    * 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