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1273個)
-
801
尸山血海
- 成語拼音:
- shī shān xuè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殺人之多。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平話》中卷:“兩壁相并,把長安變為尸山血海。”
-
802
灑掃應對
- 成語拼音:
- sǎ sào yìng duì
- 成語解釋:
- 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
-
803
深山幽谷
- 成語拼音:
- shēn shān yōu gǔ
- 成語解釋:
- 見“深山窮谷”。
- 成語出處:
- 《列子·黃帝》:“寢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
804
深山野墺
- 成語拼音:
- shēn shān yě qù
- 成語解釋:
- 荒僻的大山深處。
- 成語出處:
- 魯迅《彷徨·祝福》:“倘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惟獨肯嫁進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
-
805
山頹木壞
- 成語拼音:
- shān tuí mù huài
- 成語解釋:
- 冊:泰山;頹: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斷。比喻眾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 成語出處:
- 《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806
山童石爛
- 成語拼音:
- shān tóng shí làn
- 成語解釋:
- 謂山無草木,石頭腐爛。喻不可能有的現象。
- 成語出處:
-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歡會誓》:“山童石爛,言則可誕;山崇石堅,此言不愆。”
-
807
三瓦兩舍
- 成語拼音:
- sān wǎ liǎng shě
- 成語解釋:
- 瓦、舍:宋、元時指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告了一紙文狀。”
-
808
身先朝露
- 成語拼音:
- shēn xiān cháo lù
- 成語解釋:
- 謂身體比早晨露水消失還快。比喻很快死亡。
- 成語出處:
- 《元史·齊履謙傳》:“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側,修營一舍,儻病努不退,當居處其中以待盡。”
-
809
山行海宿
- 成語拼音:
- shān xíng hǎi xiǔ
- 成語解釋:
- 行于山間和宿于海上。謂行旅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方地數千里,不識盜賊,山行海宿,不擇處所。”
-
810
山陰乘興
- 成語拼音:
- shān yīn chéng xīng
- 成語解釋: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后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
811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成語拼音:
-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
812
歲月如流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
813
山陰夜雪
- 成語拼音:
- shān yīn yè xuě
- 成語解釋:
- 猶言山陰乘興。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詩:“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
-
814
山吟澤唱
- 成語拼音:
- shān yín zé chàng
- 成語解釋:
- 山歌民謠。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序》:“夫兔人葛婦,不班于黼芾;山吟澤唱,無謂于律呂。”
-
815
山止川行
- 成語拼音: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喻堅不可摧,行不可阻。
- 成語出處:
- 清·唐甄《潛書·兩權》:“誠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勢也;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者也。”
-
816
山陬海澨
- 成語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語解釋:
-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
817
山陬海筮
- 成語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語解釋:
-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王晫《今世說 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
818
十字街口
- 成語拼音:
- shí zì jiē kǒu
- 成語解釋:
- 十字街頭。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回:“當下去十字街口,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
-
819
十字路頭
- 成語拼音:
- shí zì lù tóu
- 成語解釋:
- 道路橫直交叉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恰好午時三刻,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讀罷犯由,如法凌遲處死。”
-
820
逝者如斯
- 成語拼音:
- shì zhě rú s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