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水 (1273個)

    761

    山崩鐘應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第二卷:“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
    762

    松柏之志

    成語拼音:
    sōng bǎi zhī zhì
    成語解釋:
    謂堅貞不移的志節。
    成語出處: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總朝政,問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猶存。’”
    763

    底撈針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zhēn
    成語解釋:
    底下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764

    色膽如天

    成語拼音:
    sè dǎn rú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傳》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頭接茶,兩只眼涎瞪瞪的只顧看那婦人身上,這婦人也嘻嘻的笑著看這和尚。人道色膽如天,卻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張見。”
    765

    說地談天

    成語拼音:
    shuō dì tán tiān
    成語解釋: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766

    山公倒載

    成語拼音:
    shān gōng dǎo zǎi
    成語解釋:
    謂醉酒后躺倒在車上。形容爛醉不醒。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題興化小池見招長句》詩:“山公倒載無妨學,范蠡扁舟末要追。”
    767

    深根固蒂

    成語拼音:
    shēn gēn gù dì
    成語解釋:
    同“深根固柢”。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九十六回:“喬道清法敗奔走,若放他進城,便深根固蒂。”
    768

    山高皇帝遠

    成語拼音:
    sh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成語解釋:
    指王法管轄不到。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你們山高皇帝遠,干的好事,只當我姓白的不知道?”
    769

    三過其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770

    雙管齊下

    成語拼音:
    shuāng guǎn qí xià
    成語解釋: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成語出處:
    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 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干,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771

    過鴨背

    成語拼音:
    shuǐ guò yā bèi
    成語解釋:
    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成語出處:
    772

    山積波委

    成語拼音:
    shān jī bō wěi
    成語解釋:
    謂堆積如山高,如波濤重迭。形容數量極多。
    成語出處: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三卷:“后邀鉅貨于樓,山積波委,歲入萬計。”
    773

    山節藻棁

    成語拼音:
    shān jié zǎo lì
    成語解釋:
    古代天子的廟飾。山節,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畫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處豪華奢侈,越等僭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天子之廟飾也。”
    774

    山枯石死

    成語拼音:
    shān kū shí sǐ
    成語解釋:
    極言年代久遠。
    成語出處:
    明·劉基《沁園春》詞:“任龍蛇歌怨,桑榆煙盡,山枯石死,畢竟何成。”
    775

    石爛海枯

    成語拼音:
    shí làn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海干涸。比喻永久。
    成語出處:
    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石爛海枯團體固。”
    776

    石泐海枯

    成語拼音:
    shí lè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碎裂,海干涸。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
    成語出處:
    清·倪會鼎《與人書》:“倘邀數行,與貴通家商此數種,傳之通邑大都,此為壽我先人,雖石泐海枯,義存無斁。”
    777

    山林隱逸

    成語拼音:
    shān lín yǐn yì
    成語解釋:
    隱居山林的士人。即隱士。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韻》:“聽他說話,像幾個山林隱逸。”
    778

    山鳴谷應

    成語拼音:
    shān míng gǔ yìng
    成語解釋:
    形容回音響亮;也比喻此鳴彼應;互相配合。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后赤壁賦》:“戛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779

    司馬青衫

    成語拼音:
    sī mǎ qīng shān
    成語解釋:
    司馬:古代官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官為江州司馬。司馬的衣衫為淚所濕。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
    白居易《琵琶行》詩:“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780

    燒眉之急

    成語拼音:
    shāo méi zhī jí
    成語解釋:
    比喻非常迫切。
    成語出處:
    滸傳》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燒眉之急。我馬也不要,從人也不帶一個,連夜自趕回家。”
    * 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