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晉朝成語 (357個)

    121

    華不再揚

    成語拼音:
    huá bù zài yáng
    成語解釋: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成語出處:
    ·陸機《短歌行》:“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122

    禍從口出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
    成語解釋:
    災禍從講話中引出。指說話不慎就會招來災禍。
    成語出處: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123

    寒蟬凄切

    成語拼音:
    hán chán qī qiè
    成語解釋:
    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成語出處:
    ·陸云《陸清河集·寒蟬賦》:“于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
    124

    豁達大度

    成語拼音:
    huò dá dà dù
    成語解釋:
    豁達:開朗;大度:氣量大。形容人心的開闊;有度量;能容人。
    成語出處:
    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125

    環堵蕭然

    成語拼音:
    huán dǔ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環堵:玶著四堵墻;蕭然: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成語出處:
    書 陶潛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
    126

    黃發垂髫

    成語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成語解釋: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成語出處:
    《詩經·魯頌·閟宮》:“黃發臺背。”·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
    127

    惠風和暢

    成語拼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成語解釋: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成語出處:
    ·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128

    鶴歸華表

    成語拼音:
    hè guī huá biǎo
    成語解釋:
    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后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成語出處:
    ·陶潛《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
    129

    揮翰臨池

    成語拼音:
    huī hàn lín chí
    成語解釋:
    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成語出處:
    ·代衛恒《四體書勢》謂東漢的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130

    行號巷哭

    成語拼音:
    háng háo xiàng kū
    成語解釋:
    行:路;號:大聲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們極度悲哀。
    成語出處:
    ·劉琨《勸進表》:“茍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
    131

    懷金拖紫

    成語拼音:
    huái jīn tuō zǐ
    成語解釋:
    見“懷金垂紫”。
    成語出處: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復得扶老攜幼,生出獄戶,懷金拖紫,退就散輩。”
    132

    毫毛不犯

    成語拼音:
    háo máo bù fàn
    成語解釋:
    毫:細毛。一絲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潔或守紀律。
    成語出處:
    ·常璩《華陽國志·廣漢士女》:“純獨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嘆,表聞三司。”又《南中志·寧州》:“廣漢鄭純,獨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詠,表薦無數。”
    133

    好謀善斷

    成語拼音:
    hào móu shàn duàn
    成語解釋:
    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成語出處: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134

    狐裘蒙茸

    成語拼音:
    hú qiú méng róng
    成語解釋:
    見“狐裘蒙戎”。
    成語出處:
    《史記·世家》:“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135

    豁然開朗

    成語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成語解釋: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成語出處:
    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136

    惠然之顧

    成語拼音:
    huì rán zhī gù
    成語解釋:
    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同“惠然肯來”。
    成語出處: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下》:“彌秋歷冬,經邁二載,深拒以疾,無惠然之顧。”
    137

    含霜履雪

    成語拼音:
    hán shuāng lǚ xuě
    成語解釋:
    比喻品行高潔。
    成語出處:
    ·葛洪《抱樸子·漢過》:“含霜履雪,義不茍合;據道推方,嶷然不群。”
    138

    含沙射影

    成語拼音:
    hán shā shè yǐng
    成語解釋:
    相傳有一種叫蜮的動物;居水中;聽到人聲;會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膚發瘡;被射中影子的人也會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成語出處:
    干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139

    回天倒日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dǎo rì
    成語解釋:
    猶言旋轉乾坤。
    成語出處:
    ·陸機《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
    140

    互為表里

    成語拼音:
    hù wéi biǎo lǐ
    成語解釋:
    甲為乙的外表;乙為甲的內里;乙為甲的外表;甲為乙的內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成語出處:
    陳壽《三國志 董允傳》:“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為表里。”
    * 晉朝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