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水 (390個)
-
1
名山大川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ān dà chuān
- 成語解釋: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2
模山范水
- 成語拼音:
- mó shān fàn shuǐ
- 成語解釋:
- 用文字或圖畫描繪山水景物。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及長卿之徒,詭勢瑰聲,模山范水,字必魚貫。”
-
3
山遙水遠
- 成語拼音:
- shān yáo shuǐ yuǎn
- 成語解釋:
- 謂道路遙遠。
- 成語出處:
- 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閑,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元·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生]娘子,莫不是慮著山遙水遠么?[旦]奴不慮山遙水遠。”
-
4
觀山玩水
- 成語拼音:
- guān shān wán shuǐ
- 成語解釋:
- 猶言游山玩水。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法眼宗·寶塔紹巖禪師》:“諸仁者還明心也未?莫不是語言譚笑時……觀山玩水時,耳目絕對時,是汝心否?”
-
5
山長水闊
- 成語拼音:
-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 成語解釋:
- 見“山長水遠”。
- 成語出處:
- 宋·晏殊《蝶戀花》詞:“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
6
水光山色
- 成語拼音:
- shuǐ guāng shān sè
- 成語解釋:
- 泛指山水景色。
- 成語出處:
- 唐·薛用弱《集異記·蔣琛》:“山勢縈回水脈分,水光山色翠連云。”
-
7
水盡山窮
- 成語拼音:
- shuǐ jìn shān qióng
- 成語解釋:
- 同“水窮山盡”。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窮水斷,馬束橋飛。”
-
8
水漫金山
- 成語拼音: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成語解釋:
-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 馬頭調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魯迅《墳 論雷峰塔的倒掉》:“捍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來
- 成語出處:
- 《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
9
山窮水斷
- 成語拼音:
- shān qióng shuǐ duàn
- 成語解釋:
- 見“山窮水盡”。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間崢嶸,巖崖豁險,山窮水斷,馬束橋飛。”
-
10
山窮水絕
- 成語拼音: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
- 成語解釋:
- 見“山窮水盡”。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冬夜吟》:“饑鴻病鶴自天寐,山窮水絕誰為鄰。”
-
11
水色山光
- 成語拼音: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成語解釋:
-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詩:“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12
臨水登山
- 成語拼音:
- lín shuǐ dēng shān
- 成語解釋:
- 臨:到,靠近。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現也泛指游覽山水名勝。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岳鎮東驅,良時美景,始云蒸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
-
13
水剩山殘
- 成語拼音:
- shuǐ shèng shān cán
- 成語解釋:
-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后以“水剩山殘”多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后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
14
水遠山長
- 成語拼音: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 成語解釋:
- ①同“水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臨江仙》:“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
15
梯山棧谷
- 成語拼音:
- tī shān zhàn gǔ
- 成語解釋:
- 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梯山棧谷繩行沙度之道,身熱首痛風災鬼難之域,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
-
16
仙山瓊閣
- 成語拼音:
- xiān shān qióng gé
- 成語解釋:
- 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瓊閣:精美的樓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
17
重山復水
- 成語拼音:
- zhòng shān fù shuǐ
- 成語解釋:
-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 成語出處:
- 宋·林逋《風水洞》詩:“平昔常聞風水洞,重山復水去無窮。”
-
18
堆積如山
- 成語拼音:
- duī jī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聚積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極多
- 成語出處:
-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外諸司》:“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牛車填塞道路,車尾相銜,數千萬量不絕,場內堆積如山。”
-
19
登山臨水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lín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旅途遙遠。也指游山玩水。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
20
登山涉水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shè shuǐ
- 成語解釋:
- 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兩個商量了,徑望滄州路上來。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過府沖州。”
* 描寫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