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戰國成語 (371個)

    121

    歸真反璞

    成語拼音:
    guī zhēn fǎn pú
    成語解釋:
    歸: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122

    公子王孫

    成語拼音:
    gōng zǐ wáng sūn
    成語解釋:
    指王公貴族子弟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123

    回腸傷氣

    成語拼音:
    huí cháng shāng qì
    成語解釋:
    見“回腸蕩氣”。
    成語出處:
    ·楚·宋玉《高唐賦》:“纖條悲鳴,聲似竽籟,清濁相和,五變四會,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諸聲,能回轉入腸,傷斷人氣。”
    124

    徊腸傷氣

    成語拼音:
    huí cháng shāng qì
    成語解釋:
    腸回轉,氣傷斷。形容內心傷感
    成語出處:
    楚 宋玉《神女賦》:“徊腸傷氣,顛倒失據。”
    125

    胡服騎射

    成語拼音:
    hú fú qí shè
    成語解釋: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成語出處:
    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126

    揮汗如雨

    成語拼音:
    huī hàn rú yǔ
    成語解釋:
    眾人用手抹汗;揮灑的汗水像雨點一樣。形容人多、擁擠。也形容因天熱或勞動而出汗很多。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齊策一》:“監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127

    狐假虎威

    成語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成語解釋:
    假:假借;憑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28

    懷瑾握瑜

    成語拼音:
    huái jǐn wò yú
    成語解釋:
    瑾、瑜:美玉。懷里揣著瑾;手里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
    成語出處: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129

    韓盧逐逡

    成語拼音:
    hán lú zhú qūn
    成語解釋:
    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鮑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韓盧逐?”比喻爭強斗勝,兩敗俱傷。
    成語出處:
    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鮑彪注:“逡,狡兔名。”
    130

    何去何從

    成語拼音:
    hé qù hé cóng
    成語解釋:
    去:離開;從:跟隨。往哪里去?跟什么人?多指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某種抉擇。
    成語出處: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131

    狐死首丘

    成語拼音:
    hú sǐ shǒu qiū
    成語解釋: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成語出處: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132

    畫蛇添足

    成語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成語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133

    黃鐘毀棄

    成語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成語解釋: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成語出處: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134

    合從連衡

    成語拼音:
    hé zòng lián héng
    成語解釋: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成語出處:
    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135

    黃鐘瓦釜

    成語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ǔ
    成語解釋:
    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成語出處:
    ·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136

    惠子知我

    成語拼音:
    huì zǐ zhī wǒ
    成語解釋:
    惠子指惠施,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成語出處:
    惠子指惠施,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
    137

    久病成醫

    成語拼音:
    jiǔ bìng chéng yī
    成語解釋:
    人病久了;也就像醫生一樣熟知醫理藥性。比喻經過多次磨難而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楚 屈原《九間 惜育》:“九折臂而成醫兮。”漢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歷方藥,則成良醫。”
    138

    峻阪鹽車

    成語拼音:
    jùn bǎn yán chē
    成語解釋:
    比喻能人老邁,難負重任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139

    驥服鹽車

    成語拼音:
    jì fú yán chē
    成語解釋:
    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成語出處:
    策 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140

    驥伏鹽車

    成語拼音:
    jì fú yán chē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
    * 戰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