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戰國成語 (371個)

    281

    珠宮貝闕

    成語拼音:
    zhū gōng bèi què
    成語解釋: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成語出處:
    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282

    足高氣揚

    成語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猶言趾高氣揚。語本《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成語出處:
    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 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283

    轉禍為福

    成語拼音:
    zhuǎn huò wéi fú
    成語解釋:
    把災禍轉變為幸福。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
    284

    曾母投杼

    成語拼音:
    zēng mǔ tóu zhù
    成語解釋: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成語出處:
    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285

    爭名于朝,爭利于市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朝:朝廷。市:市場。在朝廷上爭奪名位,在集市上計較贏利得失。即爭名奪利。
    成語出處:
    策 秦策一》:“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286

    跖犬吠堯

    成語拼音:
    zhí quán fèi yáo
    成語解釋:
    桀的犬向堯狂吠。比喻各為其主。
    成語出處:
    策·齊策》:“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287

    瞻前顧后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成語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成語出處: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
    288

    曾參殺人

    成語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流言可畏。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
    289

    葬身魚腹

    成語拼音:
    zàng shēn yú fù
    成語解釋:
    葬身:埋葬尸體。尸體被魚所食。指淹死水中。
    成語出處:
    楚 屈原《楚辭 漁父》:“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290

    坐收漁利

    成語拼音:
    zuò shōu yú lì
    成語解釋:
    比喻利用別人的矛盾;從中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291

    褚小懷大

    成語拼音:
    zhǔ xiǎo huái dà
    成語解釋:
    褚:口袋。用小口袋裝大東西。比喻能力不能勝任
    成語出處:
    ·宋·莊周《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292

    招賢納士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成語解釋: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成語出處:
    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293

    正言不諱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說話爽直,毫無忌諱。
    成語出處:
    楚 屈原《卜居》:“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
    294

    朝云暮雨

    成語拼音:
    zhāo yún mù yǔ
    成語解釋: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成語出處:
    ·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295

    直言正諫

    成語拼音:
    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語解釋:
    同“直言極諫”。
    成語出處:
    策·齊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296

    眾醉獨醒

    成語拼音:
    zhòng zuì dú xǐng
    成語解釋:
    比喻眾人沉迷糊涂,獨自保持清醒。
    成語出處:
    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297

    左支右絀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chù
    成語解釋:
    射箭時左手支撐;右手彎曲。指應付了這一面;便應付不了那一面。(絀:屈;不足)。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298

    攻無不克

    成語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成語解釋:
    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299

    安于盤石

    成語拼音:
    ān yú pán shí
    成語解釋:
    象盤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安定穩固。
    成語出處:
    《荀子 富》:“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安于盤石,壽于旗翼。”楊倞注:“磐石,盤薄,大石也。”
    300

    蕩氣回腸

    成語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語解釋:
    形容音樂或文辭婉轉動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強烈。蕩;搖蕩。回;回旋。
    成語出處:
    魏 曹丕《大墻上蒿行》:“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 戰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