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成語 (448個)
-
221
置錐之地
- 成語拼音:
- zhì zhuī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置:放。錐:錐子。插錐子的地方。形容極小的地方。亦作“立錐之地”。
- 成語出處:
- 《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
222
囅然而笑
- 成語拼音:
- chǎn rán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囅然:笑的樣子。高興地笑起來。
- 成語出處:
- 《莊子·達生》:“桓公……囅然而笑。”
-
223
短綆汲深
- 成語拼音:
- duǎn gěng jí shēn
- 成語解釋:
- 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里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
- 成語出處:
- 《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
224
斗水活鱗
- 成語拼音:
- dòu shuǐ huó lín
- 成語解釋: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225
怫然作色
- 成語拼音:
- fú rán zuò sè
- 成語解釋:
- 怫然:憤怒的樣子。臉上現出憤怒之色。
- 成語出處:
- 《莊子 天地》:“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
-
226
分庭伉禮
- 成語拼音:
- fēn tíng kàng lǐ
- 成語解釋:
- 見“分庭抗禮”。
- 成語出處:
-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227
鼓腹含哺
- 成語拼音:
- gǔ fù hán bǔ
- 成語解釋:
- 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莊子 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
228
揮斥八極
- 成語拼音:
- huī chì bā jí
- 成語解釋:
- 揮斥:奔放;八極:八方,極遠之處。形容人的氣概非凡,能力巨大。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
229
華封三祝
- 成語拼音:
- huá fēng sān zhù
- 成語解釋:
- 華:古地名。封:疆界,范圍。華封:華州這個地方。華州人對上古賢者唐堯的三個美好祝愿。
- 成語出處:
- 《莊子外篇·天地篇》:“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壽…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
230
汗流至踵
- 成語拼音:
- hàn liú zhì zhǒng
- 成語解釋:
- 汗出得多,流到腳跟。常形容極端恐懼或慚愧。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
231
呼牛作馬
- 成語拼音:
- hū niú zuò mǎ
- 成語解釋:
- 見“呼牛呼馬”。
- 成語出處:
- 《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
232
履穿踵決
- 成語拼音:
- lǚ chuān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鞋子破了,露出腳后跟。形容很貧苦。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
233
納屨踵決
- 成語拼音:
- nà jù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
234
鉗口不言
- 成語拼音:
- qián kǒu bù yán
- 成語解釋:
-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
235
牽衣肘見
- 成語拼音:
- qiān yī zhǒu jiàn
- 成語解釋:
- 謂牽動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體。語本《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
236
宋畫吳冶
- 成語拼音:
- sòng huà wú yě
- 成語解釋:
- 用以作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據《莊子 田子方》載,宋元君召集眾畫家作畫,大家都敬立作畫,只有一人回舍,解衣伸腿而坐。宋元君認為他是真正的畫師。又據《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載,吳人干將、莫邪夫婦善鑄劍。
-
237
隋侯之珠
- 成語拼音:
- suí hóu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隋:古國名。比喻珍貴的物品。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淮南子 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
238
尸居龍見
- 成語拼音:
- shī jū lóng xiàn
- 成語解釋:
-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尸而動如龍。
- 成語出處:
- 《莊子 在宥》:“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
239
使蚊負山
- 成語拼音:
- shǐ wén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使:派,令;負: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勝任。
- 成語出處:
- 《莊子·應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
-
240
吞舟之魚
- 成語拼音:
- tūn zhōu zhī yú
- 成語解釋:
-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成語出處:
-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莊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