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445個)
-
401
失魂落魄
- 成語拼音:
- shī hún luò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402
五彩繽紛
- 成語拼音:
- wǔ cǎi bīn fēn
- 成語解釋:
- 五彩:原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后泛指多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雜的樣子。各種顏色錯雜繁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鋪設得五彩繽紛,當中擺了姊姊畫的那一堂壽屏,兩旁點著五六對青燭。”
-
403
五彩斑斕
- 成語拼音:
- wǔ cǎi bān lán
- 成語解釋:
- 五彩:指青、黃、赤、白、黑五色。指多種顏色錯雜而繁多耀眼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紅色的棗子,黃綠相間的樹葉,五彩斑斕,迷人極了。”
-
404
別出心裁
- 成語拼音:
- bié chū xīn cái
- 成語解釋:
- 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也作“別出新裁”、“自出心裁”。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于目外,或疊彩于回中。”
-
405
津津樂道
- 成語拼音:
- jīn jīn lè dào
- 成語解釋:
- 津津:興趣濃厚。樂道:樂于談論。形容很有味地談論感興趣的事。
- 成語出處:
- 清 錢學綸《語新》下卷:“風流賢宰,疾惡憐才,俱假文字為勸懲,邑人士咸津津樂道之。”
-
406
抑揚頓挫
- 成語拼音:
- yì yáng dùn cuò
- 成語解釋:
-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 成語出處:
-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
407
安然無恙
- 成語拼音:
- ān rán wú yàng
- 成語解釋:
- 安然:平安;恙:疾病;傷害;無恙:沒有疾病、災禍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經過動亂或災害而平安無事;沒有受到損害。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舊供職,陸公安然無恙。”
-
408
按圖索驥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ì
- 成語解釋:
-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409
不解之緣
- 成語拼音:
- bù jiě zhī yuán
- 成語解釋:
- 解:解散。不可分開的緣分。比喻不能解脫的聯系或關系。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
410
不可思議
- 成語拼音:
- bù kě sī yì
- 成語解釋:
-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后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 成語出處:
-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
411
不約而同
- 成語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成語解釋:
-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
412
不一而足
- 成語拼音:
- bù yī ér zú
- 成語解釋:
- 足:充足;足夠。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后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一一列舉。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
413
誠心誠意
- 成語拼音: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成語解釋:
- 誠:真實的心意。真心誠意。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也作“誠心實意”。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教你見個真佛去的呢。”
-
414
燈紅酒綠
- 成語拼音:
- dēng hóng jiǔ lǜ
- 成語解釋:
- 燈光與酒色;紅綠相映。形容嬌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娛樂場所的繁華景象。也作“酒綠燈紅”。
- 成語出處:
- 徐遲《牡丹》五:“燈紅酒綠、珠光寶氣的社會,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415
大顯身手
- 成語拼音: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成語解釋:
- 顯:表示;顯露;身手:武藝;指本領。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大顯身手。”
-
416
灰心喪氣
- 成語拼音:
- huī xīn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喪失信心。
- 成語出處:
-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志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
417
金碧輝煌
- 成語拼音:
- jīn bì huī huáng
- 成語解釋:
- 金碧;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輝煌:光輝燦爛。形容建筑物裝飾陳設等異常絢麗精彩;光輝燦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
418
局促不安
- 成語拼音:
- jú cù bù ān
- 成語解釋:
-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于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
419
居高臨下
- 成語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居:處在;臨:面對。處于高處;俯視下方。形容處于有利的地勢、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財安王》:“繳山立柵,分為數處,居高臨下,隔水為營。”
-
420
可見一斑
- 成語拼音:
- kě jiàn yī bān
- 成語解釋:
-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一點可以推知全貌。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諸如此類,雖未得其皮毛,也略見一斑了。”
*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