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的成語 (961個)

    861

    欺天罔人

    成語拼音:
    qī tiān wǎng rén
    成語解釋:
    騙天騙人。形容欺騙行為之
    成語出處:
    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旬日之間,又有造為國是之說以應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險慝,抑又甚焉!”
    862

    潛移暗化

    成語拼音:
    qián yí àn huà
    成語解釋:
    見“潛移默化”。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863

    潛移默化

    成語拼音:
    qián yí mò huà
    成語解釋:
    潛:暗地里;不見形跡。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864

    氣逾霄漢

    成語拼音:
    qì yú xiāo hàn
    成語解釋:
    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霄漢,云霄和銀河。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帝本紀》:“公受命宗枋,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逾霄漢。”
    865

    輕重倒置

    成語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成語解釋:
    置:放;擺。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擺顛倒了。
    成語出處:
    宋 劉安世《盡言集》:“輕重倒置,有害政體。”
    866

    權重望崇

    成語拼音:
    quán zhòng wàng chóng
    成語解釋:
    權力而威望高。
    成語出處: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莫我若也。”
    867

    人多勢眾

    成語拼音:
    rén duō shì zhòn
    成語解釋:
    人多勢力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話說金榮因人多勢眾,又兼賈瑞勒令賠了不是,給秦鐘磕了頭,寶玉方才不吵鬧了。”
    868

    染風習俗

    成語拼音:
    rǎn fēng xí sú
    成語解釋:
    謂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成語出處:
    《云笈七簽》卷五六:“五氣者,隨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風習俗,所以變化無窮,不惟萬數。”
    869

    日漸月染

    成語拼音:
    rì jiàn yuè rǎn
    成語解釋:
    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同“日濡月染”。
    成語出處:
    宋 程珌《丙子輪對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當各分其屯,無雜官軍,蓋一與之染,則日漸月染,盡成棄甲之人,不幸有警,則彼此相持,莫肯先進;一有微功,則彼此交集,反戈自戕,豈暇向敵哉。”
    870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成語拼音: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
    成語解釋: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
    成語出處: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二四引三國魏曹操《禮讓令》:“里諺曰:‘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斯合經之要矣。”
    871

    如水赴壑

    成語拼音:
    rú shǔ fù hè
    成語解釋:
    象水流向水坑一樣。形容許多人紛紛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發財秘訣》第一回:“引得那無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872

    染絲之變

    成語拼音:
    rǎn sī zhī biàn
    成語解釋:
    《墨子·所染》:“捍墨子呴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因以“染絲之變”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成語出處:
    《墨子·所染》:“[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873

    如天之福

    成語拼音:
    rú tiān zhī fú
    成語解釋:
    形容福氣特別
    成語出處: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把如天之福,沒來由選擇伊家。”
    874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成語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象一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875

    日異月殊

    成語拼音:
    rì yì yuè shū
    成語解釋:
    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
    成語出處:
    明·袁宗道《論隱者異趣》:“農工商賈,廝養皂隸,所作之事,日化月遷,所說之語,亦日異月殊,以其新也。”
    876

    事半功倍

    成語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語解釋:
    使用一半的力卻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費力少;收效。功:功效。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877

    事半功百

    成語拼音:
    shì bàn gōng bǎi
    成語解釋:
    同“事半功倍”。
    成語出處: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運記》:“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878

    順風行船

    成語拼音:
    shùn fēng xíng chuán
    成語解釋:
    順著風勢行船。比喻趁著有利情勢做事,用力小而收效
    成語出處:
    《豆棚閑話·空青石蔚子開盲》:“如今的人眼明手快,捷足高才,遇著世事,如順風行船,不勞余力。”
    879

    神工鬼斧

    成語拼音:
    shén gōng guǐ fǔ
    成語解釋:
    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藝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六卷:“二樹畫梅,題七古一篇,疊‘須’字韻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880

    碩果僅存

    成語拼音:
    shuò guǒ jǐn cún
    成語解釋:
    的樹上唯一留存下來的果子。比喻由于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清 候方域《彭容園文序》:“今則曾未須臾,而生死聚散,升沉顯晦之變不可勝窮,而彭子獲以碩果獨存,豈非天哉。”
    * 大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