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的成語 (961個)

    381

    遏惡揚善

    成語拼音:
    è è yán shàn
    成語解釋: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成語出處:
    《周易 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382

    惡籍盈指

    成語拼音:
    è jí yíng zhǐ
    成語解釋:
    猶惡貫滿盈。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龍飛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惡籍盈指,非善不可復挽。”何垠注:“惡籍盈指,猶言惡事紀載已滿,不勝指也。”
    383

    鵝毛

    成語拼音:
    é máo dà xuě
    成語解釋:
    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而猛。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
    384

    奉辭伐罪

    成語拼音:
    fèng cí fá zuì
    成語解釋:
    謂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成語出處:
    《書·禹謨》;“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伐,一本作“罰”。
    385

    負恩昧良

    成語拼音:
    fù ēn mèi liáng
    成語解釋:
    昧:隱藏;良:良心。辜負恩情,泯滅良心。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放,彼獨無花。負恩昧良,莫此為甚。”
    386

    福慧雙修

    成語拼音:
    fú huì shuāng xiū
    成語解釋:
    指既有福,又聰明。
    成語出處:
    唐 慧立《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菩薩為行,福慧雙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387

    逢君之惡

    成語拼音:
    féng jūn zhī è
    成語解釋:
    執迎合昏庸的執政者,引他去干壞事。
    成語出處:
    《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
    388

    發家致富

    成語拼音:
    fā jiā zhì fù
    成語解釋:
    發展家業,使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一章:“這個村子里的‘能人’,更關心的卻是個人的發家致富。”
    389

    風流人物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rén wù
    成語解釋:
    風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390

    夫人裙帶

    成語拼音:
    fū rén qún dài
    成語解釋:
    指因妻子方面的關系使丈夫得到官職或其他好處。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張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拜,都是夫人裙帶。’”
    391

    封豕長蛇

    成語拼音:
    fēng shǐ cháng shé
    成語解釋:
    封:。豕:豬。豬和長蛇。比喻兇暴惡毒的壞蛋。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392

    肺石風清

    成語拼音:
    fèi shí fēng qīng
    成語解釋: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訴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成語出處:
    《周禮·秋官·司寇》:“凡遠近煢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于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于上而罪其長。”
    393

    分條析理

    成語拼音:
    fēn tiáo xī lǐ
    成語解釋:
    形容言談有條有理,深刻精辟。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守亮既至,衛公初見,未之敬。及與言論,分條析理,出沒幽賾,公凡欲質疑,亮已演其意,公驚,不覺前席。”
    394

    沸天震地

    成語拼音:
    fèi tiān zhèn dì
    成語解釋:
    形容聲音極其喧騰。
    成語出處:
    葉圣陶《一個朋友》:“那一對小新人面對面站著,在一陣沸天震地的拍手聲里,他們倆鞠上三個躬。”
    395

    防微慮遠

    成語拼音:
    fáng wēi lǜ yuǎn
    成語解釋: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并考慮長遠的計策。
    成語出處:
    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啟宸衷,破群議,運籌制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396

    方外之人

    成語拼音:
    fāng wài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宗師》:“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
    397

    負薪構堂

    成語拼音:
    fù xīn gòu táng
    成語解釋:
    《書·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后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成語出處:
    《書·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398

    風言霧語

    成語拼音:
    fēng yán wù yǔ
    成語解釋:
    指隱約其辭的傳聞。
    成語出處:
    《孽海花》第二九回:“先生得了此電,很為著急,在省城里疊派干員偵查,雖有些風言霧語,到底探不出個實在。”
    399

    斧鉞之誅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成語解釋:
    鉞:古代兵器,像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成語出處:
    《莊子 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此乎?'”
    400

    腹中兵甲

    成語拼音:
    fù zhōng bīng jiǎ
    成語解釋:
    兵甲:即甲兵,穿著盔甲的士兵。腹中裝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謀略。
    成語出處:
    《五朝名臣言行錄·七之二參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傳》:“……,夏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范老子可欺也。”
    * 大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