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頭 (32549個)
-
721
跋扈自恣
- 成語拼音:
- bá hù zì z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所欲為,無所忌憚。
- 成語出處:
- 《明史 外國傳九 朵顏》:“于是長昂益跋扈自恣,東勾土蠻,西結婚白洪大,以擾諸邊。”
-
722
保境安民
- 成語拼音:
- bǎo jìng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衛國境,使人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但愿共存忠義于心,同著功勛于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
723
半饑半飽
- 成語拼音:
- bàn jī bàn bǎo
- 成語解釋:
- 謂不求甚飽或吃不飽飯。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論起吳衙內,只算做半饑半飽,未能趁心像意。”
-
724
剝極必復
- 成語拼音:
- bō jí bì fù
- 成語解釋:
-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成語出處:
- 陳其美《致黃克強書》:“剝極必復,否極必泰,循環之理,不減毫發。”
-
725
不矜不伐
- 成語拼音:
- bù jīn bù fá
- 成語解釋:
-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驕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
726
不今不古
- 成語拼音:
- bù jīn bù gǔ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后常比喻折衷。
- 成語出處:
- 西漢 揚雄《太玄經 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范望注:“既不合今,亦不合古。”
-
727
搬斤播兩
- 成語拼音:
- bān jīn bō liǎng
- 成語解釋:
- 專從細小的斤兩上動腦筋。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已,搬斤播兩,何等肚腸!”
-
728
不皦不昧
- 成語拼音:
- bù jiǎo bù mèi
- 成語解釋:
- 皦:清白、清晰;昧:糊涂。形容恍恍忽忽,難以捉摸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
-
729
比肩并起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bìng qǐ
- 成語解釋:
- 比:并列,緊靠。肩并肩地一齊起來。形容接連不斷到來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非相》:“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
730
不疾不徐
- 成語拼音:
- bù jí bù xú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王純中墓志銘》:“君調用財力,不疾不徐,勞民勸功,公私以濟。”
-
731
剝繭抽絲
- 成語拼音:
- bō jiǎn chōu sī
- 成語解釋:
- 剝:去掉外層。比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 成語出處:
- 朱光潛《藝文雜談 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系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
732
避跡藏時
- 成語拼音:
- bì jì cáng shí
- 成語解釋:
- 指逃避時世。
- 成語出處:
- 唐 賈至《微子廟碑頌》:“而君崎嶇險阻,避跡藏時。”
-
733
秉節持重
- 成語拼音:
- bǐng jié chí zhòng
- 成語解釋:
- 保持節操,謹慎穩重。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伏湛傳》:“[伏湛]遭時反覆,不離兵兇,秉節持重,有不可奪之志。”
-
734
秉鈞持軸
- 成語拼音:
- bǐng jūn chí zhóu
- 成語解釋:
- 執政掌權。
- 成語出處:
- 明 唐順之《答曾石塘總制》:“使繼此而進以秉鈞持軸,則夫不動聲色而坐銷天下之隱憂。
-
735
比肩迭跡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dié jì
- 成語解釋:
- 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
736
比肩疊跡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dié jì
- 成語解釋:
- 比:并。肩并肩,足跡相疊。形容人多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疊跡。”
-
737
班荊道舊
- 成語拼音:
- bān jīng dào jiù
- 成語解釋:
- 指朋友相遇于途,鋪荊坐地,共敘情懷。后泛指朋友相遇,共敘離情。亦
- 成語出處:
- 典出《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于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杜預注:“班,布也。布荊坐地,共議歸楚,事朋友世親。”
-
738
不近道理
- 成語拼音:
- bù jìn dào lǐ
- 成語解釋:
- 不近人情,不講道理。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錢出來?須虧我。”
-
739
冰解的破
- 成語拼音:
- bīng jiě dì pò
- 成語解釋:
-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 成語出處:
- 清 曾國藩《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干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
740
飆舉電至
- 成語拼音:
- biāo jǔ diàn zhì
- 成語解釋:
- 飆:疾風、暴風。風起云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世務》:“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
* 四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