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頭 (32549個)
-
681
兵慌馬亂
- 成語拼音: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明 陸華甫《雙鳳記》第二一折:“亂紛紛東逃西竄,鬧烘烘兵慌馬亂,一路奔回氣尚喘。”
-
682
百喙難辯
- 成語拼音:
- bǎi huì nán biàn
- 成語解釋: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辯解。同“百口莫辯”。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三十六回:“此時證據顯然,百喙難辯。榮復證成延廣罪案十條,每服一事,即授一籌。”
-
683
百喙難辭
- 成語拼音:
- bǎi huì nán cí
- 成語解釋: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解釋。
- 成語出處:
- 清 夏燮《中西紀事 江上議款》:“江自以賣城之罪百喙難辭,因乘間自盡。”
-
684
不遑寧處
- 成語拼音:
- bù huáng níng chǔ
- 成語解釋:
- 遑:閑暇。沒有閑暇的時候。《晉書·桓溫傳》:“故荷戈驅馳,不遑寧處,前后表陳,于今歷年矣。”唐·張鷟zhuó《游仙窟》:“頻繁上命,徒想報恩,馳驟下寮,不遑寧處。”
- 成語出處:
- 《晉書·桓溫傳》:“故荷戈驅馳,不遑寧處,前后表陳,于今歷年矣。”
-
685
秉笏披袍
- 成語拼音:
- bǐng hù pī páo
- 成語解釋:
- 秉:執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做官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二折:“圣朝輔佐必良才,野有賢人久困埋,今朝察訪當推舉,秉笏披袍拜御階。”
-
686
抱火寢薪
- 成語拼音:
- bào huǒ qǐn xīn
- 成語解釋:
- 抱火:捧著火種;寢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機潛伏,人安于險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上陳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
-
687
筆翰如流
- 成語拼音:
- bǐ hàn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指文筆快捷無滯。
- 成語出處:
- 《晉書 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
-
688
彼何人斯
- 成語拼音:
- bǐ hé rén sī
- 成語解釋:
- 斯:助詞,啊。他是什么人啊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
689
變化如神
- 成語拼音:
- biàn huà rú shén
- 成語解釋:
- 神:神奇。形容變化迅速而神奇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酌古論二 鄧禹》:“出奇制勝,變化如神。兵鋒所加,敵人授首。”
-
690
百喙如一
- 成語拼音:
- bǎi huì rú yī
- 成語解釋:
- 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 成語出處:
- 清 王夫之《孝烈傳》:“唯習聞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
691
敗化傷風
- 成語拼音:
- bài huà shāng fēng
- 成語解釋: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成語出處:
- 參見“敗俗傷化”。
-
692
不合實際
- 成語拼音:
- bù hé shí jì
- 成語解釋:
- 指想法、計劃等不現實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凡是主觀主義的,不合實際的,都是錯誤的。”
-
693
傍花隨柳
- 成語拼音:
- bàng huā suí liǔ
- 成語解釋:
- 形容春游的快樂。
- 成語出處:
- 宋 程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
694
百花生日
- 成語拼音:
- bǎi huā shēng rì
- 成語解釋:
- 舊指陰歷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成語出處:
- 清·秦味蕓《月令粹編》卷五:“《陶朱公書》:‘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
695
不合時宜
- 成語拼音:
- bù hé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哀帝紀》:“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
696
背惠食言
- 成語拼音:
- bèi huì shí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忘恩失信。
- 成語出處:
- 《周書 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并論結婚之意。”
-
697
變幻無常
- 成語拼音:
- biàn huàn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變幻:不規則的變化;常:常規。事物經常變化;沒有一定規律。又作“變化無常”。
- 成語出處:
- 明 蔡羽《遼陽海神傳》:“氣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寶樹,仙音法曲,變幻無常,耳目應接不暇。”
-
698
變化無常
- 成語拼音:
- biàn huà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常:常規;準則。形容事物任意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則。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忽漠無形,變化無常。”
-
699
變化無方
- 成語拼音:
- biàn huà wú fāng
- 成語解釋: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小,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
700
變化無窮
- 成語拼音:
- biàn huà wú qióng
- 成語解釋:
- 窮:盡;完;結束。變化多種多樣;沒有止境。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 四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