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 (38036個)
-
941
秉鈞當軸
- 成語拼音:
- bǐng jūn dāng zhóu
- 成語解釋:
- 猶言秉鈞持軸。執政掌權。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八》:“皆邊塞將材而不可秉鈞當軸。”又《〈淮南鹽法輕本私議〉自序》:“用備秉政當軸之君子采擇焉。”
-
942
比肩而立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ér lì
- 成語解釋:
-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
-
943
不教而殺
- 成語拼音:
- bù jiào ér shā
- 成語解釋:
- 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
944
比肩而事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比肩:并肩;事:侍奉。肩并肩做事。指共事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范增論》:“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
945
不脛而走
- 成語拼音:
- bù jìng ér zǒu
- 成語解釋:
- 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處流傳。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
946
不教而誅
- 成語拼音:
- bù jiào ér zhū
- 成語解釋:
- 誅:殺或懲罰。事先不加教育;出錯或犯法就懲罰或殺戮。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
947
別具肺腸
- 成語拼音:
- bié jù fèi ch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 成語出處:
- 張難先《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維袁氏別具肺腸,不易為合理之解決。”
-
948
拜將封侯
- 成語拼音:
- bài jiàng fēng hóu
- 成語解釋:
- 拜為將領,封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極品。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貧寒常受,紅塵火,今日個拜將封侯,才得個功名成就。”
-
949
擘肌分理
- 成語拼音:
- bò jī fēn lǐ
- 成語解釋:
- 擘:分開;理:肌膚的紋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致。
- 成語出處:
- 漢 張衡《西京賦》:“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惡成瘡痏。”
-
950
弊絕風清
- 成語拼音:
- bì jué fēng qīng
- 成語解釋:
- 弊:弊病;弊端。營私舞弊、欺詐蒙騙的事情完全沒有;風氣十分良好。形容壞風氣一掃而空。
- 成語出處:
- 宋 周敦頤《拙賦》:“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弊絕風清。”
-
951
飽經風霜
- 成語拼音: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成語解釋:
- 飽經:充分經歷過;風霜:指艱苦的生活。形容經歷過種種的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練。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說到這里,他的飽經風霜的發紅的老眼里掉下了淚水了。”
-
952
飽經風雨
- 成語拼音:
- bǎo jīng fēng yǔ
- 成語解釋:
- 指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風霜”。
- 成語出處:
- 孫犁《秀露集 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于走到現在。”
-
953
苞苴竿牘
- 成語拼音:
- bāo jū gān dú
- 成語解釋:
-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
954
不見圭角
- 成語拼音:
- bù jiàn guī jiǎo
- 成語解釋: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張子野墓志銘》:“遇人渾渾,不見圭角。”
-
955
白駒過隙
- 成語拼音:
- bái jū guò xì
- 成語解釋:
- 白駒:白色的少壯馬;喻指太陽;過隙:經過縫隙。白色的駿馬飛快地馳過縫隙。現指日影在縫隙前一掃而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
956
苞苴公行
- 成語拼音:
- bāo jū gō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苞苴:蒲包,指饋贈的禮物;公行:公開。公開用金錢、財物賄賂別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苞苴行與?讒夫興與?”
-
957
巴結高枝
- 成語拼音:
- bā jié gāo zhī
- 成語解釋:
- 高枝:比喻權貴。向權貴獻媚取寵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我也不怕人笑話我奴才親戚混巴高枝兒,我今日可算認定了干娘咧。”
-
958
薄今厚古
- 成語拼音:
- bó jīn hòu gǔ
- 成語解釋:
- 薄:輕視,鄙薄;厚:優待,重視。重視古代,輕視現代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文帝曷不用頗牧論》:“淺于知而深于思,薄今而厚古,豈特頗牧而已哉!”
-
959
別具慧眼
- 成語拼音:
- bié jù huì yǎn
- 成語解釋:
- 慧:聰明;有才智。具有獨到眼光;高明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宋 葉寘《愛日齋叢鈔》:“(楊萬里)又有《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
960
剝極將復
- 成語拼音:
- bō jí jiāng fù
- 成語解釋:
-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成語出處:
- 清 沉德潛《說詩晬語》卷上:“隋煬帝艷情篇什,同符后主,而邊塞諸作,鏗然獨異,剝極將復之候也。”
*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