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字成語 (38036個)

    761

    補過飾非

    成語拼音:
    bǔ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6卷:“文士筆墨,為人補過飾非,往往如是。”
    762

    閉閣思過

    成語拼音:
    bì gé sī guò
    成語解釋:
    閣:小門。過:過錯。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錯。亦作“閉門思過”。
    成語出處:
    《漢書·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一縣莫知所為。”
    763

    閉關鎖國

    成語拼音:
    bì guān suǒ guó
    成語解釋:
    閉;關閉;關:關口;鎖:封鎖。封鎖關口;關閉國境。指封鎖國境;不與外國通商往來。
    成語出處:
    《周易 復》:“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764

    不顧死活

    成語拼音:
    bù gù sǐ huó
    成語解釋:
    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3回:“這呆子不顧死活,闖上宮殿,一路鈀,筑破門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類,盡皆打碎。”
    765

    杯弓市虎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指捕風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參見“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成語出處:
    詧盦《學界風潮記 天津商學界之活動》:“同時傳來上海有罷市之說,以致杯弓市虎,危機伺伏,人心恐惶,險狀萬分。”
    766

    敗國喪家

    成語拼音:
    bài guó sàng jiā
    成語解釋:
    敗:衰敗,淪亡;喪:喪失。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成語出處:
    《晉書 列女傳 劉聰妻劉氏》:“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由婦人者也。”
    767

    閉門思愆

    成語拼音:
    bì gé sī qiān
    成語解釋: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來敏傳》“坐事去職”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自謂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768

    不甘示弱

    成語拼音:
    bù gān shì ruò
    成語解釋: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顯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別人差。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 我的第一個師父》:“鄉下人大抵有些頑固,以為和尚是只應該念經拜懺的,臺下有人罵了起來。師父不甘示弱,也給他們一個回罵。”
    769

    兵貴神速

    成語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成語解釋:
    貴:可貴;神速:特別迅速。用兵以行動特別迅速為貴。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嘉表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770

    敝鼓喪豚

    成語拼音:
    bì gǔ sàng tún
    成語解釋:
    敝:破,壞;喪:失去;豚:豬。指擊破鼓、烹掉豬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費而無益。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771

    悲觀失望

    成語拼音:
    bēi guān shī wàng
    成語解釋:
    對世事懷有喪失信心消極的看法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我們決不悲觀失望,我們是樂觀的。”
    772

    杯弓蛇影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shé yǐng
    成語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成語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773

    補過拾遺

    成語拼音:
    bǔ guò shí yí
    成語解釋: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成語出處:
    《漢書 汲黯傳》:“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
    774

    不關痛癢

    成語拼音:
    bù guān tòng yǎng
    成語解釋:
    不關:不相干。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情。與自身的利害沒有關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這里雖還有兩三個老婆子,都是不關痛癢的。”
    775

    邦國殄瘁

    成語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成語解釋:
    邦國:國家;殄:盡,絕;瘁:病。形容國家病困,陷于絕境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776

    步罡踏斗

    成語拼音:
    bù gāng tà dǒu
    成語解釋:
    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孔明]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斗。”
    777

    博古通今

    成語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愿加三思。”
    778

    不敢問津

    成語拼音:
    bù gǎn wèn jīn
    成語解釋: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長沮桀溺藕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779

    敗國亡家

    成語拼音:
    bài guó wáng jiā
    成語解釋:
    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成語出處:
    參見“敗國喪家”。
    780

    秉公無私

    成語拼音:
    bǐng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攙雜私念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無私,但有報應輕重遠近之別耳。”
    * 四字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