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字成語 (38036個)

    681

    抃風儛潤

    成語拼音:
    biàn fēng wǔ rùn
    成語解釋:
    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潤:雨水。指歡舞在和風時雨中。指慶幸沾受恩惠
    成語出處:
    《宋書 孔頤傳》:“直山淵藏引,用不遐棄,故得抃風儛潤,憑附彌年。”
    682

    抃風舞潤

    成語拼音:
    biàn fēng wǔ rùn
    成語解釋:
    抃:鼓掌;潤:雨水。如燕在風中飛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后比喻意氣相合。
    成語出處:
    《宋書·孔覬傳》:“覬遜業之舉,無聞于鄉部;惰游之貶,有編于疲農。直山淵藏引,用不遐棄,故得抃風舞潤,憑附彌年。”
    683

    布帆無恙

    成語拼音:
    bù fán wú yàng
    成語解釋:
    比喻旅途平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684

    百廢咸舉

    成語拼音:
    bǎi fèi xián jǔ
    成語解釋: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成語出處:
    明 劉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記》:“公受命來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廢咸舉。吏民順令,如臂使指。”
    685

    白費心機

    成語拼音:
    bái fèi xīn jī
    成語解釋: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686

    白發偕老

    成語拼音:
    bái fà xié lǎo
    成語解釋:
    白頭:頭發白。指夫妻相愛相守一直到老
    成語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20章:“淑嫻抱著與孫若西白發偕老的貞操節烈的決心,等待著孫若西的花轎。”
    687

    白發相守

    成語拼音:
    bái fà xiāng shǒu
    成語解釋:
    白頭:頭發白。指夫妻相愛相守一直到老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七卷:“但小女無瑕之玉被汝點破,端期白發相守,慎毋見棄可也。”
    688

    捕風系影

    成語拼音:
    bǔ fēng xì yǐng
    成語解釋:
    風和影子是無法捉摸與束縛的。比喻虛幻無實或無根據地猜疑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蔡季通》:“虛無恍惚,如捕風系影,圣人平日之言,恐無是也。”
    689

    不分軒輊

    成語拼音:
    bù fēn xuān zhì
    成語解釋:
    不分高下、輕重。比喻對待二者的態度或看法差不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臣所恥也。”
    690

    不分玉石

    成語拼音:
    bù fēn yù shí
    成語解釋:
    指無有區別,同歸于盡。參見“玉石俱焚”。
    成語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向非君侯來,合郡士民當不分玉石矣。”
    691

    變風易俗

    成語拼音:
    biàn fēng yì sú
    成語解釋:
    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成語出處:
    《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向使秦緩其刑罰,薄賦倒斂……變風易俗,化于海內,則世世必安矣。”
    692

    變風改俗

    成語拼音:
    biàn fēng yì sú
    成語解釋:
    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力夫 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者也,必使足驚心破膽,民乃易視。”
    693

    不分皂白

    成語拼音:
    bù fēn zào bái
    成語解釋: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問情由。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于王也。”
    694

    不分主次

    成語拼音:
    bù fēn zhǔ cì
    成語解釋:
    指人辦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成語出處:
    王朔《動物兇猛》:“雖然這三種說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樣有力的證人和很難杜撰栩栩如生的細節,我還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種說法。”
    695

    不費之惠

    成語拼音:
    bù fèi zhī huì
    成語解釋:
    指白白得到的好處。
    成語出處:
    《二刻折案驚奇》卷十:“那時是白得來的東西,左右是不費之惠,料然決不怠慢了我們。”
    696

    剝復之機

    成語拼音:
    bō fù zhī jī
    成語解釋:
    剝復:《周易》的二卦名,剝落與來復;機:時機。盛衰、消長的時機
    成語出處:
    《周易·雜卦》:“剝,爛也;復,反也。”
    697

    北風之戀

    成語拼音:
    běi fēng zhī l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698

    剝膚錐髓

    成語拼音:
    bō fū zhuī suǐ
    成語解釋:
    剝:剝去;膚:皮膚;錐:敲打。剝人皮膚,敲人骨髓。比喻極其殘酷地壓榨和剝削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遺留物第二札子》:“我輩剝膚錐髓,以供賦斂,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其心安得?”
    699

    不法之徒

    成語拼音:
    bù fǎ zhī tú
    成語解釋:
    對抗或違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竄或犯有暴力行為罪行的亡命之徒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1回:“而今我國大清,焉有這樣不法之徒?”
    700

    剝膚之痛

    成語拼音:
    bō fū zhī tòng
    成語解釋:
    剝:剝去。膚:皮膚。指受害極深而引起的痛苦。
    成語出處:
    《周易 剝》:“剝床以膚,兇。”
    * 四字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