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史記 (786個)

    501

    臥薪嘗膽

    成語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語解釋: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502

    心謗腹非

    成語拼音:
    xīn bàng fù fēi
    成語解釋:
    口里不說,心里譴責。指暗地里反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
    503

    相持不下

    成語拼音:
    xiāng chí bù xià
    成語解釋:
    不下:不能解決。指雙方勢均力敵;互相抗爭;各不相讓;誰也戰勝不了對方。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淮陰侯列傳》:“燕齊相持而不下,則劉項之權未有所分也。”
    504

    虛詞詭說

    成語拼音:
    xū cí guǐ shuō
    成語解釋:
    虛:虛假;詭:欺詐。虛假不實的話。
    成語出處:
    ·司馬相如列傳》:“相如雖多虛詞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505

    懸石程書

    成語拼音:
    xuán dàn chéng shū
    成語解釋:
    形容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506

    相得甚歡

    成語拼音:
    xiāng dé shèn huān
    成語解釋:
    得:投合。形容雙方相處融洽,非常快樂。
    成語出處: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歡。”
    507

    心非巷議

    成語拼音:
    xīn fēi xiàng yì
    成語解釋:
    心里不滿,而在私下議論。語出《·秦始皇本紀》:“入則心非,出則巷議。”
    成語出處:
    語出《·秦始皇本紀》:“入則心非,出則巷議。”
    508

    析骨而炊

    成語拼音:
    xī gǔ ér chuī
    成語解釋:
    同“析骸以爨”。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成語出處:
    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509

    形格勢禁

    成語拼音:
    xíng gé shì jìn
    成語解釋:
    格:阻礙;禁:制止。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孫子吳起列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510

    小己得失

    成語拼音:
    xiǎo jǐ dé shī
    成語解釋:
    小己:個人。指個人的得失。
    成語出處:
    ·司馬相如列傳》:“《小雅》譏小己之丟失,其流及上。”
    511

    相見恨晚

    成語拼音:
    xiāng jiàn hèn wǎn
    成語解釋:
    為見面相識太晚而遺憾。形容與新結交的朋友相處十分投合。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512

    懸劍空壟

    成語拼音:
    xuán jiàn kōng lǒng
    成語解釋:
    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成語出處:
    ·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513

    脅肩累足

    成語拼音:
    xié jiān lěi zú
    成語解釋:
    脅肩:聳起肩膀;累足:并著雙腳。縮著肩膀,重迭著腳(不敢正立)。形容恐懼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吳王濞傳》:“嘗患見疑,無以自白,脅肩累足,猶懼不見釋。”
    514

    心旌搖曳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yáo yè
    成語解釋:
    旌:旗子;搖曳:擺動。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隨風飄蕩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蘇秦列傳》:“心搖搖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515

    賢良方正

    成語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語解釋: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成語出處:
    ·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516

    懸門抉目

    成語拼音:
    xuán mén jué mù
    成語解釋:
    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伍員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見《·吳太伯世家》。后以“懸門抉目”為烈士殉國的典故。
    成語出處:
    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伍員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見《·吳太伯世家》。
    517

    相門有相

    成語拼音:
    xiàng mén yǒu xiàng
    成語解釋:
    宰相門里還出宰相。舊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成語出處:
    ·孟嘗君列傳》:“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518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成語拼音:
    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成語出處:
    ·項羽本紀》:“項籍(羽)少,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519

    先聲后實

    成語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語解釋:
    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520

    修身潔行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jié xíng
    成語解釋:
    修養品性,保持潔白的德行。
    成語出處:
    ·魏公子列傳》:“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 史記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