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成語 (786個)
-
581
一去不復返
- 成語拼音:
- yī qù bù fù fǎn
- 成語解釋:
- 復:重復。返:回來。一去就不再回來了。也形容事物已成過去;不再重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582
一錢不值
- 成語拼音:
- yī qián bù zhí
- 成語解釋:
- 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
583
仰取俯拾
- 成語拼音:
- yǎng qǔ fǔ shí
- 成語解釋:
- 低頭拾地上的東西,抬頭拿上面的東西。形容一舉一動都有收獲。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以鐵冶起,富至巨萬。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
-
584
以郄視文
- 成語拼音:
- yǐ qiè shì wén
- 成語解釋:
- 從縫隙里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郄,通“隙”。
- 成語出處: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郄視文。越人(扁鵲名)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
585
意氣揚揚
- 成語拼音:
- yì qì yáng yáng
- 成語解釋:
- 意氣:意志;氣概;揚揚:得意昂揚的樣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氣概高昂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
586
意氣自如
- 成語拼音:
- yì qì zì rú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氣自若”。
- 成語出處:
- 《史記 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
587
因人成事
- 成語拼音:
- yīn rén chéng shì
- 成語解釋:
- 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
588
雍容大度
- 成語拼音:
- yōng róng dà dù
- 成語解釋:
- 文雅大方;有氣量;有風度。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
589
隱若敵國
- 成語拼音:
- yǐn ruò dí guó
- 成語解釋:
- 隱:威嚴莊重的樣子;若:象;敵:匹敵,同等;敵國:相當于一國。指對國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游俠列傳》:“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
-
590
怨入骨髓
- 成語拼音:
- yuàn rù gǔ suǐ
- 成語解釋:
- 恨到骨頭里。形容怨恨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史記·秦本紀》:“文公夫人,秦女也,為秦三囚將請曰:‘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婦,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晉君許之,歸秦三將。”
-
591
言人人殊
- 成語拼音:
- yán rén rén shū
- 成語解釋:
- 殊:不同。說的話個個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
-
592
燕市悲歌
- 成語拼音:
- yàn shì bēi gē
- 成語解釋: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后以“燕市悲歌”表現朋友間的情誼以及惜別的情懷。
- 成語出處: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593
遠溯博索
- 成語拼音:
- yuǎn sù bó suǒ
- 成語解釋:
- 謂廣泛地推尋考索。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題〈壽昌胡氏譜〉后》:“司馬遷作《史記》,遠溯博索,于孔子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實之。”
-
594
與世沉浮
- 成語拼音:
- yú shì chén fú
- 成語解釋:
- 與: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隨波逐流。隨大流,大家怎樣,自己也怎樣。
- 成語出處:
- 《史記·游俠列傳》:“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沉浮而取榮名哉。”
-
595
因勢利導
- 成語拼音:
- yīn shì lì dǎo
- 成語解釋:
- 因:循;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推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
596
又生一秦
- 成語拼音:
- yòu shēng yī qín
- 成語解釋:
- 謂又造成一個強敵。
- 成語出處:
- 《史記·張耳陳馀列傳》:“陳王相國房君諫曰:‘秦未亡而誅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
597
穎脫而出
- 成語拼音:
- yǐng tuō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穎,錐芒。言錐芒全部脫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能全部顯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
598
言聽計用
- 成語拼音:
- yán tīng jì yòng
- 成語解釋:
- 同“言聽計從”。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599
喑噁叱咤
- 成語拼音:
- yīn wù chì zhà
- 成語解釋:
- 喑噁:發怒聲。叱咤:呵斥聲。形容厲聲怒喝。
- 成語出處:
- 《史記 淮陰侯列傳》:“項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
600
偃武行文
- 成語拼音:
- yǎn wǔ xíng wén
- 成語解釋:
- 同“偃武修文”。
- 成語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
* 史記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