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動賓式 (2585個)

    261

    不分輕重

    成語拼音:
    bù fēn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指人辦事盲目,不分主次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上級機關也不要不分輕重緩急地沒有中心地同時指定下級機關做很多項工作。”
    262

    不分勝敗

    成語拼音:
    bù fēn shèng bài
    成語解釋:
    指雙方勢均力敵,分不出高低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兩個在戰場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勝敗。”
    263

    不分勝負

    成語拼音:
    bù fēn shèng fù
    成語解釋:
    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264

    不伏燒埋

    成語拼音:
    bù fú shāo mái
    成語解釋:
    伏:屈服;燒埋:燒埋銀錢,舊時官府向殺人犯追繳賠給死者家屬的埋葬費。比喻不伏罪或不聽勸解。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燒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來;若不打,這頑皮不改。”
    265

    不服水土

    成語拼音:
    bù fú shuǐ tǔ
    成語解釋:
    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武帝紀》:“中國之人,不知其地勢,不能服其水土。”
    266

    不伏水土

    成語拼音:
    bù fú shuǐ tǔ
    成語解釋:
    水土:指一地的飲水、氣候、環境等。不能適應某地的氣候和飲食習慣
    成語出處: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比者所發諸道南討兵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遠鄉羈旅,疾役殺傷。”
    267

    不分上下

    成語拼音:
    bù fēn shàng xià
    成語解釋:
    不管上級和下級或指分不出高低勝負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攪在一塊兒坐馬車、看夜戲、游花園。”
    268

    白費心機

    成語拼音:
    bái fèi xīn jī
    成語解釋: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269

    不乏先例

    成語拼音:
    bù fá xiān lì
    成語解釋:
    有不少從前的事可以作為例子。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義首領中一向重視養子,而且以養子繼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270

    不分軒輊

    成語拼音:
    bù fēn xuān zhì
    成語解釋:
    不分高下、輕重。比喻對待二者的態度或看法差不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臣所恥也。”
    271

    不分玉石

    成語拼音:
    bù fēn yù shí
    成語解釋:
    指無有區別,同歸于盡。參見“玉石俱焚”。
    成語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向非君侯來,合郡士民當不分玉石矣。”
    272

    不分皂白

    成語拼音:
    bù fēn zào bái
    成語解釋: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問情由。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于王也。”
    273

    不負眾望

    成語拼音:
    bù fù zhòng wàng
    成語解釋:
    負:辜負;眾:眾人;望:期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儀望起復履任之后,果然不負眾望。”
    274

    不分畛域

    成語拼音:
    bù fēn zhěn yù
    成語解釋: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圍。也比喻不分彼此
    成語出處:
    《清史稿 包世臣傳》:“世臣擬多裁鹽官,堆留運司之錢糧,場大使督皂戶,不分畛域,仿現行鐵硝之例,聽商販領本地官印照,赴場繳課買鹽。”
    275

    幫狗吃食

    成語拼音:
    bāng gǒu chī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幫壞人作壞事。同“幫虎吃食”。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四章:“這個萬瞎子……專給保長溜須拍馬,對窮人卻是敲詐勒索,最能幫狗吃食。”
    276

    不共戴天

    成語拼音:
    bù gòng dài tiān
    成語解釋:
    共:共同;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極深;誓不兩立。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277

    不敢告勞

    成語拼音:
    bù gǎn gào láo
    成語解釋: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278

    不敢高攀

    成語拼音:
    bù gǎn gāo pān
    成語解釋:
    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279

    不敢茍同

    成語拼音:
    bù gǎn gǒu tóng
    成語解釋: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成語出處: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紅花會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280

    不敢后人

    成語拼音:
    bù gǎn hòu rén
    成語解釋: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成語出處:
    鄒韜奮《抗戰以來》:“凡遇黨政當局對抗戰建國積極方面有所號召,亦無不竭誠響應,不敢后人。”
    * 動賓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