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動賓式成語 (2585個)

    761

    出于無奈

    成語拼音:
    chū yú wú nài
    成語解釋:
    指實在沒有辦法而不得不這樣。無奈: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隋史遺文》四回:“本待砍你狗頭,憐你也是貧民,出于無奈,饒你去罷!”
    762

    出洋相

    成語拼音:
    chū yáng xiàng
    成語解釋:
    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帶幽默的失態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2章:“只要有好處,我給咱出洋相。”
    763

    炒魷魚

    成語拼音:
    chǎo yóu yú
    成語解釋: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成語出處: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764

    出于意表

    成語拼音:
    chū yú yì biǎo
    成語解釋:
    謂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唐·張讀《宣室志》卷四:“一夕,風月晴瑩,有扣門者,出視之,見一丈夫,衣冠甚偉,儀狀秀逸。喬延入與坐,談議朗暢,出于意表。喬重之,以為人無及者。”
    765

    出于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yú yì wai
    成語解釋:
    見“出于意表”。
    成語出處:
    《黃繡球》第四回:“自想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須自家投到,中訴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誣辱。”
    766

    綽有余裕

    成語拼音:
    chuò yǒu yú yù
    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767

    沉吟章句

    成語拼音:
    chén yīn zhāng jù
    成語解釋:
    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節和句子,亦指詩文。默默地琢磨構思詩文。
    成語出處:
    唐·無稹《鶯鶯傳》:“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768

    慘遭不幸

    成語拼音:
    cǎn zāo bù xìng
    成語解釋:
    遭到嚴重災禍,多指死亡
    成語出處:
    劉心武《鐘鼓樓》:“但就是這對賣豆汁的夫婦,前幾日卻慘遭不幸。”
    769

    操之過蹙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cù
    成語解釋:
    猶言操之過急。指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成語出處:
    語出《公羊傳 莊公三十年》:“捍齊人伐山戎呴,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子司馬子曰:‘蓋以操之為已蹙矣!’”
    770

    操之過急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jí
    成語解釋:
    操:做;過:過分 。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馬觭輪無的反者,操之急矣。”
    771

    摧折豪強

    成語拼音:
    cuī zhé háo qiáng
    成語解釋:
    摧:折斷。打擊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人。
    成語出處:
    《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摧折豪強,扶助貧弱。”
    772

    鴟張門戶

    成語拼音:
    chī zhāng mén hù
    成語解釋:
    樹立門戶,標榜門庭。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九:“余雅不喜詩壇吟社之說,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鴟張門戶之惡習。”
    773

    藏諸名山

    成語拼音:
    cáng zhū míng shān
    成語解釋:
    見“藏之名山”。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774

    藏之名山

    成語拼音:
    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語解釋: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魚豢《魏略》:“雖未能藏之名山,將以傳之同好。”
    775

    重整旗鼓

    成語拼音:
    chóng zhěng qí gǔ
    成語解釋:
    重:重戰;整:整頓;整治;旗鼓:古代作戰時用來發號令的旌旗和戰鼓;用以代表軍事力量。比喻失敗或受挫后;重新整頓組織力量;準備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成語出處:
    宋 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17卷:“法燈重整槍旗,再裝甲胄。”
    776

    重張旗鼓

    成語拼音:
    chóng zhāng qí gǔ
    成語解釋:
    重:重新;旗鼓:古時作戰用的旌旗與戰鼓。比喻失敗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頓與組織力量,準備再干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為總統,他自然重張旗鼓,又復上臺。”
    777

    廁足其間

    成語拼音:
    cè zú qí jiān
    成語解釋:
    廁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腳。
    成語出處:
    魯迅《月界旅行辯言》:“絕無一女子廁足其間,而仍光怪陸離,不感寂寞,大為超俗。”
    778

    吹皺一池春水

    成語拼音: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成語解釋:
    原形容風兒吹指水面,波浪漣漪。后作為與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閑事的歇后語。
    成語出處:
    宋 馬令《南唐書 馮延巳傳》:“延巳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779

    黜陟幽明

    成語拼音:
    chù zhì yōu míng
    成語解釋:
    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成語出處: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孔傳:“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780

    出自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zì yì wai
    成語解釋:
    出于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丘之小不能一畝……余憐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 動賓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