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動賓式成語 (2585個)

    421

    不求聞達

    成語拼音:
    bù qiú wén dá
    成語解釋:
    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
    422

    不期修古

    成語拼音:
    bù qī xiū gǔ
    成語解釋: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成語出處: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23

    避人耳目

    成語拼音:
    bì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指避免走漏消息。
    成語出處:
    ?
    424

    不容分說

    成語拼音:
    bù róng fēn shuō
    成語解釋: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425

    別饒風致

    成語拼音:
    bié ráo fēng zhì
    成語解釋:
    別有一番風趣
    成語出處:
    426

    不如歸去

    成語拼音:
    bù rú guī qù
    成語解釋:
    杜鵑鳥的叫聲很象“不如歸去”。舊時常用以作思歸或催人歸去之辭。也表示消極求退。
    成語出處:
    宋 梅堯臣《杜鵑》詩:“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
    427

    步人后塵

    成語拼音:
    bù rén hòu chén
    成語解釋:
    步:踏;踩;后塵:走路時后面揚起的塵土。踩著人家腳印走。比喻追隨;沿襲別人。
    成語出處:
    清 梁章鉅《歸田瑣記 北東園日記詩》:“某當竭盡綿力,以步諸君子后塵,斷不肯置身事外也。”
    428

    傍人籬壁

    成語拼音:
    bàng rén lí bì
    成語解釋:
    比喻依賴別人。
    成語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附答吳景仙書》:“仆之《詩辨》,是自家實證實悟者,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
    429

    傍人籬落

    成語拼音:
    bàng rén lí luò
    成語解釋:
    比喻依賴他人。
    成語出處:
    參見“傍人籬壁”。
    430

    不忍釋卷

    成語拼音:
    bù rěn shì juàn
    成語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音律》:“予初閱時不忍釋卷,及考其聲韻,則一無定軌。”
    431

    不辱使命

    成語拼音:
    bù rǔ shǐ mìng
    成語解釋: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432

    不入時宜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í yí
    成語解釋: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成語出處:
    宋 費袞《梁溪漫志 侍兒對東坡語》:“朝云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
    433

    避讓賢路

    成語拼音:
    bì ràng xián lù
    成語解釋:
    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萬石張叔列傳》:“愿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434

    不染一塵

    成語拼音:
    bù rǎn yī chén
    成語解釋:
    形容清高廉潔。同“一塵不染”。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 日報》:“胸中不染一塵,惟澄觀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偉論。”
    435

    避人眼目

    成語拼音:
    bì rén yǎn mù
    成語解釋:
    見“避人耳目”。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每日一入學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
    436

    不容置辯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余地。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437

    不容置喙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huì
    成語解釋:
    置:安放;喙:嘴。不許在一旁插嘴。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438

    不容置疑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yí
    成語解釋:
    容:容許;疑:懷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指真實、正確和可靠。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439

    變生不測

    成語拼音:
    biàn shēng bù cè
    成語解釋:
    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不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440

    不喪匕鬯

    成語拼音:
    bù sàng bǐ chàng
    成語解釋:
    匕鬯:宗廟祭祀物品。形容軍紀嚴明,百姓安居,不廢宗廟祭祀
    成語出處: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 動賓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