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的成語 (511個)
-
201
高不輳,低不就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 成語解釋:
- 就:成。高者無力得到,低者又不屑遷就。形容求職或婚姻上的兩難處境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所以高不輳,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見這兩個老人家難理會,也有好些不耐煩,所以親事越遲了。”
-
202
高不成低不就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 成語解釋:
- 高者無力得到,低者又不屑遷就。形容求職或婚姻上的兩難處境
- 成語出處:
- 宋 陳師道《宿柴城》詩:“起倒不供聊應俗,高低莫可只隨緣。”
-
203
官不威,爪牙威
- 成語拼音:
- guān bù wēi,zhǎo yá wēi
- 成語解釋:
-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人則仗勢逞威耍狂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貼,打驛吏,欺估客,詐鄉民,總是這一干人丁。”
-
204
官不威,牙爪威
- 成語拼音:
-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 成語解釋:
- 牙爪: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人則仗勢逞威耍狂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齊福不齊,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205
顧大局,識大體
- 成語拼音:
- gù dà jú,shí dà tǐ
- 成語解釋:
- 指從整體的利益著想,使不受損害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我們相信,我們的人民是顧大局、識大體、守紀律的。”
-
206
干打雷不下雨
- 成語拼音:
- gān dǎ léi bù xià yǔ
- 成語解釋:
- 干:空。比喻空作許諾,不肯實施,不肯給人以實惠
- 成語出處:
- 老舍《離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沒有什么作用的。”
-
207
各打五十大板
- 成語拼音:
-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給雙方同樣的待遇或不分清責任,讓雙方共同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聲評論說:‘這是怎么回子事喲?瞧你們請來的這些個人!’”
-
208
公道自在人心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心里
- 成語出處: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60回:“騎在馬上,自言自語道:‘公道自在人心,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
-
209
公道總在人心
- 成語拼音:
- 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心里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0回:“人家聽了,也只有再三勸慰;說什么公道總在人心。”
-
210
觥飯不及壺飧
- 成語拼音:
-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 成語解釋:
- 豐盛的酒肴沒有準備好,不如一壺水泡飯可以解除饑餓。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 成語出處:
- 《國語·越語下》:“觥飯不及壺飧。今歲晚矣,子將奈何?”
-
211
貴冠履輕頭足
- 成語拼音:
-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 成語解釋:
- 比喻主次或輕重顛倒。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泰族訓》:“今重法而棄義,是貴其冠而忘其頭足也。”
-
212
恭敬不如從命
- 成語拼音:
-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 成語解釋:
-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 成語出處:
- 宋 贊寧《筍譜 雜說》:“姑聞而后悔,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
213
割雞焉用牛刀
- 成語拼音:
-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 成語解釋:
-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
214
敢怒而不敢言
- 成語拼音:
-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 成語解釋:
- 心里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于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215
高鳥盡,良弓藏
- 成語拼音:
-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見棄,沒有好下場。
- 成語出處:
- 《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
216
國人皆曰可殺
- 成語拼音:
-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 成語解釋:
- 皆:都;可:能。罪大惡極,全國人民都說他該殺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
-
217
狗鼠不食汝余
- 成語拼音:
-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
- 成語解釋:
- 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不臨。”
-
218
弓上弦,刀出鞘
- 成語拼音:
-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 成語解釋:
- 弦:弓上的牛筋繩子;鞘:裝刀劍的套子。弓張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1回:“一個個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
219
感天地,泣鬼神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感:感動;泣:哭泣。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7回:“那史冊彪炳日月的事業,全是這兩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淚做出來,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煙閣里,與了俎豆,叫他饗哩。”
-
220
感天地,動鬼神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感:感動。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陳葦庵年伯詩序》:“向令風雅而不變,則詩為之道,狹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動鬼神乎?”
* 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