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語 (1050個)
-
481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 成語拼音:
- 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 成語解釋:
- 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 成語出處:
- 孫武《孫子 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
482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 成語拼音:
-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 成語出處:
- 《漢書·梅福傳》:“舉秦如鴻毛,拾楚若拾遺。”
-
483
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 成語拼音:
-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
- 成語解釋:
- 欲:想要,希望;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
48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成語拼音:
-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 成語解釋:
-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85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486
江山好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后來還要開口。”
-
487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 成語拼音:
-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 成語解釋: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
488
江山可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1回:“若說要我改邪歸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難移。”
-
489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 成語拼音:
-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 成語解釋:
-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山,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荀子·儒效》:“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
490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即言人性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元曲選·無名氏〈謝金吾〉三》:“可不的山河易改;本姓(性)難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魯迅書信集·九0六·致趙家璧》:“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無論怎么小心;總不免發一點‘不妥’的議論。”
-
491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政體容易更改,本性難于變移,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492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493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 成語拼音:
- jīng shī yì yù,rén shī nán zāo
- 成語解釋:
- 經師:古代教官;人師:為人師表的人;遭:遇到。單純傳授知識的老師容易遇到,為人師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難遇到
- 成語出處:
- 晉·袁宏《后漢紀·靈帝紀》:“昭曰:‘蓋聞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
494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 成語拼音:
- jī shàn zhī jiā,bì yǒu yú qìng
- 成語解釋:
- 積:聚;慶:福。積德的人家,子孫必然會得到福澤
- 成語出處:
- 《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495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成語拼音:
-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 成語解釋:
-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496
見物不取,失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見:遇到,看見;取:取得;失:失去。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形容不要錯失良機
- 成語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杰知時》:“呀,道兄差矣!豈不聞見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
-
497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 成語拼音:
- 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烏:太陽;墜:落下;玉兔:月亮。太陽落山,月亮升起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一路說,一路行,不多時,早已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
498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 成語拼音: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 成語解釋:
-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成語出處:
- 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
499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成語拼音: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成語出處:
- 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
500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 成語拼音:
- 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
- 成語解釋:
-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與:給予。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 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