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語 (1050個)
-
181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智:聰明才智。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于那件事情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宋·悟明《聯燈會要·道本禪師》:“老趙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
182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 成語拼音:
-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人一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一下子糊涂。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教一群猴兒王八蛋給吃了。”
-
183
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 成語拼音: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míng
- 成語解釋: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六十八回:“燕青牽了那匹千里龍駒,徑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
184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 成語拼音:
- gǔ zú gàn jìn,lì zhēng shàng yóu
- 成語解釋:
- 鼓:鼓動,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勁頭鼓足,努力爭取進入先進行列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
185
胡說八道
- 成語拼音:
- hú shuō bā dào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 成語出處:
-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
186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二八:“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張協狀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買本看。”
-
187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 成語拼音:
-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
- 成語解釋:
- 量體: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長短。裁:裁剪。比喻根據具體情況辦事。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事。”
-
188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 成語拼音: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
189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成語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
190
男大當婚,女大須嫁
- 成語拼音:
- nán dà dāng hūn,nǚ dà xū jià
- 成語解釋:
- 婚:指男子娶妻。指男女長大成年當須婚嫁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古語說得好,男大當婚,女大須嫁……只因他屢屢來求,難于拒絕,故我勸侄女嫁他。”
-
191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成語拼音:
- 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 成語解釋:
- 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成語出處:
- 《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192
七倒八歪
- 成語拼音:
- qī dǎo bā wāi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93
七孔八洞
- 成語拼音:
- qī kǒng bā dò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94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成語拼音:
-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 成語解釋: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195
上不沾天,下不著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 成語解釋:
-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
- 成語出處:
- 《八十一夢·第72夢》:“住在一個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所在。”
-
196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 成語拼音:
-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 成語解釋:
-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叫他在這上不在天,下不著地的地方,給我結了幾間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197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 成語拼音:
- 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
- 成語解釋:
- 樹長得再高,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最后還是要回歸故土。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八回:“常言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不大。”
-
198
說七說八
- 成語拼音:
- shuō qī shuō bā
- 成語解釋:
- 總之,不管怎么說
- 成語出處:
-
199
身在林泉,心懷魏闕
- 成語拼音:
-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 成語解釋:
-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
-
200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 成語拼音:
- shùn zhī zhě chāng,nì zhī zhě wáng
- 成語解釋:
-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他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他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 成語出處:
- 《史記 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
* 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