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成語 (871個)
-
641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 成語拼音:
- xíng mài mǐ mǐ,zhōng xīn yáo yáo
- 成語解釋:
- 行邁:走路;靡靡:行步遲緩;搖搖: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搖蕩蕩。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 成語出處:
- 《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
642
相門有相,將門有將
- 成語拼音: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
- 成語解釋:
- 相:宰相、丞相、相國。指宰相和大將之家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有將相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
643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成語拼音:
-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
- 成語解釋: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
644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成語拼音:
- xuá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 成語解釋:
- 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成語出處:
- 《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645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 成語拼音:
-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 成語解釋: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 成語出處:
-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
646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 成語拼音:
- 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 成語解釋:
-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羽)少,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
647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
648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成語拼音:
- 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 成語解釋:
- 了了:聰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時聰明,長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649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 成語拼音:
-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 成語解釋:
- 羞:羞愧;惡:恥。羞恥的心情,人人都會有的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650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 成語拼音:
- xī xiào nù mà,jiē chéng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揮,皆成妙文。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之一:“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
651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 成語解釋:
-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賴奸徒竄入其中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65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成語拼音:
-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 成語解釋:
-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 成語出處:
-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張鴻《續孽海花》第57回:“你不輕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曉得怎么結局呢!”
-
653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 成語拼音:
- xìn yǐ chuán xìn,yí yǐ chuán yí
- 成語解釋:
- 信:確實;疑:難于確定。確實可信的就按可信的傳下去,不可信的就按不可信的傳下去。指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問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
-
654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 成語拼音:
- 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
- 成語解釋:
- 懸:吊掛。把羊吊起來,使羊腳亂動擊鼓;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出聲音。古代作戰時使用空營誘惑敵人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今夜倒下個空營,著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
655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成語拼音:
- xī yī yǒu yī,xī shí yǒu shí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愛惜衣服,才有衣服穿;愛惜糧食,才有糧食吃。指珍稀財物不浪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說福不可享盡?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656
行則連輿,止則接席
- 成語拼音:
- xíng zé lián yú,zhǐ zé jiē xí
- 成語解釋:
- 行:出行;輿:車子;止:休息;席:坐席。出行時車子相連,休息時座位相接。形容兩人關系密切,形影不離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
-
657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658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清 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在康有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
659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
660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成語拼音:
-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 成語解釋:
-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 八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