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成語 (871個)
-
601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 成語拼音:
-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 成語解釋:
- 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過理》:“宋王大悅,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
-
60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成語拼音: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 成語解釋: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成語出處: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603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 成語解釋:
-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4回:“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說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別求甚病根也。”
-
604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 成語出處:
-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勞而無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兄弟一向是堅決反對的!”
-
605
貪天之功以為己力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
606
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
607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zhì tóu,zú tòng zhì z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同“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與張心齋計不許東虜款貢》:“語曰:‘頭痛治頭,足痛治足’。今虜禍方中于遼,遼以一鎮當全虜之勢,病在足之時矣。”
-
608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 成語拼音: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 成語解釋:
- 日:太陽。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
609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 成語拼音:
-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 成語解釋:
- 日:太陽;土:國土。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
610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 成語拼音: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 成語解釋:
- 日:太陽。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 成語出處:
- 《元史·太祖本紀》:“吾聞東方有稱帝者,天無二日,民豈有二主耶?”
-
611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 成語解釋:
-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612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ī dì zhī,nǐ zhī wǒ zhī
- 成語解釋:
- 天地間只有你我兩人才知道這個秘密,不能對別人說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女姑姑》第二折:“你又青春,我又年少,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兩個好歹要成了這親事罷。”
-
613
跳在黃河也洗不清
- 成語拼音:
-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614
吐珠于澤,誰能不含
- 成語拼音:
-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 成語解釋:
- 含:銜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澤,則人人都會取來銜在嘴里。比喻君權旁落,則人人都要謀奪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峬傳》:“故孔子曰:‘吐珠于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畢竟取以為己利,猶出于澤中,誰能不含。”
-
615
為臣死忠,為子死孝
- 成語拼音:
-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 成語解釋:
- 為:作為。為臣的應不惜生命忠于帝王,為子的應不惜生命孝順父母
- 成語出處:
- 明·吾丘瑞《運甓記·父子死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孩兒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陣。”
-
616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 成語拼音:
-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617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 成語拼音:
- 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 成語解釋:
-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 成語出處:
- 《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
618
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 成語拼音:
- wǎng rì wú yuān,jìn rì wú chóu
- 成語解釋:
- 俗語。指從未有過冤仇
- 成語出處:
-
619
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 成語拼音: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 成語解釋:
- 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
620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成語拼音:
-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 成語解釋:
-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八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