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偏正式 (7973個)

    601

    不歡而散

    成語拼音:
    bù huān ér sàn
    成語解釋:
    歡:高興;愉快;散:分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眾客咸不歡而散。”
    602

    變化如神

    成語拼音:
    biàn huà rú shén
    成語解釋:
    神:神奇。形容變化迅速而神奇
    成語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二 鄧禹》:“出奇制勝,變化如神。兵鋒所加,敵人授首。”
    603

    百喙如一

    成語拼音:
    bǎi huì rú yī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清 王夫之《孝烈傳》:“唯習聞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604

    保護傘

    成語拼音:
    bǎo hù sǎn
    成語解釋:
    比喻賴以不受傷害的資本
    成語出處:
    張平《抉擇》:“你都只能乖乖地聽他們的指揮,做他們的保護傘和代言人。”
    605

    百花生日

    成語拼音:
    bǎi huā shēng rì
    成語解釋:
    舊指陰歷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成語出處:
    清·秦味蕓《月令粹編》卷五:“《陶朱公書》:‘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606

    百喙一詞

    成語拼音:
    bǎi huì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同“百喙如一”。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大誓答問第一》:“儒者百喙一詞,言伏生《尚書》二十八篇。”
    607

    不好意思

    成語拼音:
    bù hǎo yì sī
    成語解釋:
    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②害羞;難為情。
    成語出處:
    ?
    608

    不諱之變

    成語拼音:
    bù huì zhī biàn
    成語解釋:
    不諱:死的委婉說法;變:變故。指人的死亡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申屠剛傳》:“不諱之變,誠難其慮。”
    609

    不諱之朝

    成語拼音:
    bù huì zhī cháo
    成語解釋:
    可直言不諱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成語出處:
    漢 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
    610

    白毫之賜

    成語拼音:
    bái háo zhī cì
    成語解釋:
    白毫:佛家稱如來的32相之一。指供養僧徒之物
    成語出處:
    《佛藏經·了戒品》:“隨順法行,于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611

    不諱之門

    成語拼音:
    bù huì zhī mén
    成語解釋:
    諱:忌諱。指說話可以直言不諱的地方。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君道》:“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諫必開不諱之門。”
    612

    不惑之年

    成語拼音:
    bù huò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惑:迷惑;年:年齡。不迷惑的年齡;人到四十歲;稱“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時已掌握知識;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四十而不惑。”
    613

    抱恨終天

    成語拼音:
    bào hèn z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抱恨:懷著遺憾;終天:終生。懷著極大的遺憾;一直到死。
    成語出處:
    元 姚燧《中書左丞李公家廟碑》:“吾不得以時喪先公,既抱恨于終天,今復棄養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614

    八荒之外

    成語拼音:
    bā huāng zhī wài
    成語解釋: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615

    白華之怨

    成語拼音:
    bái huá zhī yuàn
    成語解釋:
    指女子失寵之哀怨。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白華》:“白華,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為后,故下國化之,以妾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616

    不毀之制

    成語拼音:
    bù huǐ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毀:毀壞;制:制度。不可破壞的制度。指經久不變的制度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紀》:“而未著不毀之制,懼論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
    617

    百結愁腸

    成語拼音:
    bǎi jié chóu cháng
    成語解釋:
    指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成語出處:
    宋 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詞:“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
    618

    比肩而立

    成語拼音:
    bǐ jiān ér lì
    成語解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離極近。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
    619

    不教而殺

    成語拼音:
    bù jiào ér shā
    成語解釋:
    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620

    不脛而走

    成語拼音:
    bù jì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處流傳。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 偏正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