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語 (7973個)
-
81
斷袖之寵
- 成語拼音:
- duàn xiù zhī chǒng
- 成語解釋:
- 斷:截斷;寵:寵愛,寵幸。指男子搞同性戀的行徑,指男寵。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
82
斷袖之癖
- 成語拼音:
- duàn xiù zhī pǐ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搞同性戀的丑惡行徑。
- 成語出處:
- 《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
83
糞土不如
- 成語拼音:
- fèn tú bù rú
- 成語解釋:
- 還比不上糞便和泥土。形容極無價值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單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糞土不如。”
-
84
管窺之見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管窺:從管中看物。管筒所窺見的地方極小。比喻見解局限、偏頗、膚淺
- 成語出處:
- 《魏書·魏收傳》:“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陳愚昧管窺之見。”
-
85
管窺之說
- 成語拼音:
- guǎn kuī zhī shuō
- 成語解釋:
- 管窺:從管中看物。比喻見解局限、偏頗、膚淺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時研究不盡的,統論全般,決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這只好算作管窺之說。”
-
86
毫不在乎
- 成語拼音:
- háo bù zài hū
- 成語解釋:
- 毫:絲毫,形容細小;在乎:在意。形容絲毫不在意、無所謂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但仍然毫不在乎地開著車來到這偏僻山莊,給生活于困境的孤兒寡母送這送那,關懷備至……”
-
87
化外之民
- 成語拼音:
- huà wài zhī mín
- 成語解釋:
- 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 成語出處:
- 《唐律疏義·名例》:“諸化外之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
88
井蛙之見
- 成語拼音:
- jǐng wā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比喻偏狹的見識。
- 成語出處:
- 《弘明集 明佛論》:“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淺,而奕秋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妾抑大猷。”
-
89
樂極則憂
- 成語拼音:
- lè jí zé yōu
- 成語解釋:
- 好樂過度而不止,必生憂傷。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
-
90
門戶之見
- 成語拼音:
- mén hù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門戶:派別;見:成見。因派別不同而產生的成見。
- 成語出處:
-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宋儒議論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學,故于蘇氏門人,有意貶抑,此門戶之見,非是非之公也。”
-
91
悶嘴葫蘆
- 成語拼音:
- mèn zuǐ hú lú
- 成語解釋:
- 不愛說話的人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生氣地對這個不會喝酒,偏要喝酒的悶嘴葫蘆講:‘你可真出息,喝醉了給娘丟臉來啦!’”
-
92
怕鬼有鬼
- 成語拼音:
- pà guǐ yǒu g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1回:“我最惡的是蟲名,他偏要鉆出來,真是‘怕鬼有鬼’。”
-
93
舍本從末
- 成語拼音:
- shě běn cóng mò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布施,豈不是舍本從末的癡漢!”
-
94
隨才器使
- 成語拼音:
- suí cái qì shǐ
- 成語解釋:
- 根據長處,安排適當的工作。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偏長,真是隨才器使。”
-
95
舐犢之私
- 成語拼音:
- shì dú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舐:舔;犢:小牛仔;私:偏愛。老牛愛撫小牛,用舌舐舔。比喻愛兒女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州吁之惡,皆逆子所釀成,諸君請從輕典,得無疑我有舐犢之私乎?”
-
96
三家村
- 成語拼音:
- sān jiā cūn
- 成語解釋:
- 指偏僻的小鄉村。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用舊韻送魯遠翰知洛州》:“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
97
聳人聽聞
- 成語拼音: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成語解釋:
- 聳:引起注意;使人吃驚。指故意夸大事實或作過于激動的表情;使人聽到或看了感到震驚。
- 成語出處:
- 清 惲敬《雜記》:“豫章大鎮,或書有不可達者,故托辭為此;抑為州將者,以此聳人聽聞,豫絕系援,皆未可知。”
-
98
順水推舟
- 成語拼音:
- shùn shuǐ tuī zhōu
- 成語解釋:
-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便;說話辦事。
- 成語出處: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你休得順水推舟,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
99
鼪鼬之徑
- 成語拼音:
- shēng yòu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鼪:黃鼠狼;鼬:指黃鼬之類的動物;徑:小路。黃鼠狼等來往的小路。引申為荒涼偏僻的小道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蛩然而喜矣。”
-
100
文風不動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bù dòng
- 成語解釋:
- 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損壞或改變。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
* 偏正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