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偏正式成語 (7973個)

    361

    以管窺豹

    成語拼音:
    yǐ guǎn kuī bào
    成語解釋:
    用竹管看豹,只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362

    衣冠禽獸

    成語拼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成語解釋: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363

    眼光如豆

    成語拼音:
    yǎn guāng rú dòu
    成語解釋:
    指目光短淺,缺乏深遠的見解
    成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昔人謂東坡詞非聲,此特拘于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
    364

    以古為鏡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見“以古為鑒”。
    成語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365

    以古為鑒

    成語拼音:
    yǐ gǔ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亦作“以古為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成語出處:
    《新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鑒,可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366

    引虎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367

    以膠投漆

    成語拼音:
    yǐ jiāo tóu qī
    成語解釋:
    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成語出處:
    唐·孔穎達《〈春秋義〉序》:“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所謂子應乎母,以膠投漆,雖欲勿合,其可離乎!”
    368

    以聾辨聲

    成語拼音:
    yǐ lóng biàn shēng
    成語解釋:
    用聾的耳朵辨別聲音。比喻沒有確的方法是達不到目的的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369

    以卵擊石

    成語拼音:
    yǐ luǎn jī shí
    成語解釋:
    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強欲與爭,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
    370

    以類相從

    成語拼音:
    yǐ lèi xiāng cóng
    成語解釋:
    謂按其類別各相歸屬。
    成語出處:
    《荀子·論》:“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亂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也,以類相從者也。”
    371

    藥籠中物

    成語拼音:
    yào lóng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藥籠中備用的藥材。比喻備用的人才。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儒學傳下 元行沖》:“君吾藥籠中物,不可一日無也。”
    372

    以盲辨色

    成語拼音:
    yǐ máng biàn sè
    成語解釋:
    用盲眼去辨別色彩。比喻沒有確的方法是達不到目的的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373

    一脈香煙

    成語拼音:
    yī mài xiāng yān
    成語解釋:
    謂延續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須常上香祭掃,故云。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因為姐姐你在黑風崗能仁寺救了他兒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脈香煙,因此我公婆以德報德,也想續你何家一脈香煙。”
    374

    旖旎風光

    成語拼音:
    yǐ nǐ fēng guāng
    成語解釋:
    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375

    一錢太守

    成語拼音:
    yī qián tài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成語出處: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有一錢太守之名。”
    376

    以肉啖虎

    成語拼音:
    yǐ ròu dàn hǔ
    成語解釋:
    見“以肉餧虎”。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以攬權要秦王,如以肉啖虎耳。”
    377

    以肉驅蠅

    成語拼音:
    yǐ ròu qū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明·張居《答南學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寬義,一切務為姑息弛縱,賈譽于眾,以致士習驕侈,風俗日壞,間有一二力欲挽之,則又崇飾虛談,自開邪徑,所謂以肉驅蠅,負薪救火也。”
    378

    與世長辭

    成語拼音:
    yǔ shì cháng cí
    成語解釋: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歸田賦》:“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常辭。”
    379

    云天高誼

    成語拼音:
    yún tiān gāo yì
    成語解釋:
    情誼深厚,高達云天。
    成語出處: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七回:“賤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天高誼,從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天地父母。”清·煙霞散人《鳳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遭歧路之泣,得遇總戎,云天高誼,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380

    遇物持平

    成語拼音:
    yù wù chí píng
    成語解釋:
    謂對待人和事持公態度。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王公行狀》:“茍遇物持平,輕重判然于中矣。”
    * 偏正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