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主謂式 (5320個)

    801

    出師無名

    成語拼音:
    chū shī wú míng
    成語解釋:
    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莫離支殺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師無名哉?”
    802

    丑事外揚

    成語拼音:
    chǒu shì wài yáng
    成語解釋:
    不光彩、見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處傳揚
    成語出處:
    803

    赤繩綰足

    成語拼音:
    chì shéng wǎn zú
    成語解釋:
    赤繩:紅繩;綰:系。指男女結成婚姻
    成語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只愿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琴瑟調。”
    804

    丑聲遠播

    成語拼音:
    chǒu shēng yuǎn bō
    成語解釋: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成語出處: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傳》:“咸陽之酷,丑聲遠播。”
    805

    出師有名

    成語拼音:
    chū shī yǒu míng
    成語解釋:
    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成語出處:
    京劇《將相和》第一場:“趙若獻璧,乃懼怕我邦,不難臣服;若是不獻,再去征討,方算出師有名。”
    806

    初生之犢不懼虎

    成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807

    初生之犢不畏虎

    成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808

    丑態百出

    成語拼音:
    chǒu tài bǎi chū
    成語解釋:
    丑態:丑惡的樣子。做出各種各樣的丑惡的樣子。形容丑惡的表演或丑惡的行為。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他們那有甚么心事!不過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過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態百出。”
    809

    丑態畢露

    成語拼音:
    chǒu tài bì lù
    成語解釋:
    畢:完全。丑惡的形態徹底暴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賈璉亦丑態畢露。
    810

    長痛不如短痛

    成語拼音: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
    成語解釋:
    長期痛苦還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斷處事
    成語出處:
    梁實秋《腌豬肉》:“他以為長痛不如短痛,離婚是最好的結束。”
    811

    寸土必爭

    成語拼音:
    cùn tǔ bì zhēng
    成語解釋:
    寸土:極小的一片土地。一點土地也不讓敵方侵占;要進行爭奪。形容斗爭激烈尖銳和針鋒相對。也作“尺寸必爭”、“寸土不讓”。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光弼傳》:“兩軍相敵,尺寸必爭。”
    812

    出頭椽兒先朽爛

    成語拼音: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
    成語解釋:
    椽:屋頂上的木條;朽:腐爛。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爛。比喻搶先出頭的人先遭受挫折
    成語出處:
    《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
    813

    塵頭大起

    成語拼音:
    chén tóu dà qǐ
    成語解釋:
    指塵沙塵土高高揚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山后塵頭大起,必有伏兵。”
    814

    床頭金盡

    成語拼音:
    chuáng tóu jīn jìn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錢財用盡;陷入貧困的境地。
    成語出處:
    唐 張籍《行路難》詩:“君不見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
    815

    寸鐵殺人

    成語拼音:
    cùn tiě shā rén
    成語解釋:
    一寸長的短兵器即可以殺人。比喻事物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載一車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來弄,便不是殺人手段;我則只有寸鐵,便可殺人。”
    816

    寸鐵在手

    成語拼音:
    cùn tiě zāi shǒu
    成語解釋:
    寸鐵:很短的兵器。手里拿著一件短小的兵器。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自幼學成十八般武藝,寸鐵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
    817

    傳聞不如親見

    成語拼音:
    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
    成語解釋:
    聽人傳說總不如親眼所見。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馬援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
    818

    慈烏返哺

    成語拼音:
    cí wū fǎn bǔ
    成語解釋:
    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819

    慈烏反哺

    成語拼音:
    cí wū fǎn bǔ
    成語解釋:
    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反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820

    才望高雅

    成語拼音:
    cái wàng gāo yǎ
    成語解釋:
    形容人富有才學,享有很高的聲望,不同流俗。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陸象先傳》:“陸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 主謂式
    chengrenyouxi